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权威发声 > 京昆汉新闻

京昆汉新闻

当红老生名家于魁智现象

2025-08-27 22:19:21作者:丁鹤龄、王玉春
多年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是遍迹祖国大江南北,并数十次率团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各国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演出,赢得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情赞誉。
最近,两条涉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的新闻,引发广大戏迷的热情关注:2025年7月30日,北京公安机关发布的新闻披露:魏xx利用信息网络公然侮辱京剧名家的情况,被民警查获,根据《中毕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决定给予魏XX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广大戏迷拍手称快,一些利用网络长期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先生等,进行侮辱、漫骂的不法分子也受到震动,不敢再利用网络空间,肆无忌惮地攻击、漫骂于魁智等名人了。

  8月12日至17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领衔的中国大陆京剧名家、新秀一行80人,携《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凤还巢》等名剧,连续6天在台湾省台北演出,在两岸架起一座情真意切的文化桥梁,受到台湾省广大戏迷的热烈欢迎和好评观众不仅有老戏迷,也有不少年轻的观众也参与其中。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及台湾媒体,纷纷予以大篇幅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再一次以俊朗的扮相、严谨规范、清新流畅、自然洒脱的演唱,又一次征服了宝岛广大戏迷。

(于魁智从艺简历)于魁智10岁时开始学艺,1972年4月被沈阳京剧院学员班选入,接受杨元咏、黄云鹏等名家的精心培育。他13岁在沈阳的现代京剧《大橹歌》中担任主角,连演百余场,在沈阳获得了”京剧神童"美誉;学老生的于魁智也拜了名武生黄云鹏学了6年武功。1978年7月,毕业的于魁智放弃沈阳京剧院的工资待遇,到北京投考中国戏曲学院,9月,他以优异成绩成为中戏当年为表演系面向全国仅招妆的两名老生学员之一。进学院后他得到了叶蓬、李世霖、王世续、孔雁、何金海、刘福生等的亲传,在学习杨(宝森)剧目为主的同时,兼学了多出文武老生传统戏。于魁智学习异常刻苦,得到了学院老师的推荐肯定,顺利进入中国京剧院,获得了与众位前辈大家同台表演的机会,也因此得以博采众长。1998年,他进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2005年,1月10日,他与李胜素在北京举办《于魁智老生唱腔专辑》(记者有幸珍藏了由魁智签名的专辑)、《李胜素梅派唱腔专辑》。同年,他任重新组建的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2010年3月至2018年,任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2015年7月,他被选为第八届中国剧协副主席。他多次上央视春晚演出,广受好评。

多年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是遍迹祖国大江南北,并数十次率团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各国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演出,赢得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情赞誉,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国粹京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串亮眼的数字)
于魁智常演的传统名剧:《文昭关》、《打渔杀家》、《碰碑》、《打棍出箱》、《空城计》、《大保国》、《二进宫》、《武家坡》、《大登殿》、《洪羊洞》、《击鼓骂曹》、《朱痕记》、《秦琼卖马》、《捉放曹》、《甘露寺》、《搜孤救孤》、《鱼肠剑》、《战樊城》、《奇冤报》、《珠帘寨》、《桑园寄子》、《法门寺》、《战太平》、《定军山》、《四郎探母》、《法场换子》《打侄上坟》、《三家店》、《上天台》、《响马传》、《将相和》、《王佐断臂》、《清官册》、《满江红》、《野猪林》、《弹剑记》、《兵圣孙武》;现代京剧《白毛女》、《箭杆河边》等,还创演了《梅兰芳》、《袁崇焕》、《丝路花雨》、《西安事变》、《赤璧》等;以及《月下独酌》、《一轮明月照九州》等100几十首婉转动听的京歌,不仅中老年戏迷喜欢欣赏,也为国粹京剧争取了大量年轻观众,真是功不可没。

[镜头回放]2005年5月8日至5月28日,于魁智、梅派名家李胜素和花脸名家杨赤领衔的团队,先后在曼彻斯特、伦敦、爱丁堡等城市进行了13场演出,这是原中国京剧院首次以纯商业演出的模式在英国市场打拼,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12月7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率领国家京剧院一团莅临扬州大剧院演出《西安事变》,于魁智成功地饰演了张学良一角,其他演职员也很称职,场内掌声不绝于耳,演出结束后,数百名热情的戏迷围在台前鼓掌,于魁智和众演员十几次谢幕,场面十分感人。数百名戏迷还在化妆间等候,盼望他们心中的偶像于魁智、李胜素出现。]
[镜头回放]2025年5月16日晚,于魁智、李胜素再度与南京市京剧团合作,在号称亚洲第二的扬州运河大剧院演出,有1700个座位的音乐厅,一等票888元,仍然座无虚席;于魁智主演的《空城计》中诸葛亮,唱腔苍劲醇厚,表演细腻、人物情感层次分明,观众为他鼓掌、叫好18次;李胜素的演唱也十分动人。演出结束后,仍有上千名热情观众在台前或座位上,祝贺他们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于魁智嗓音条件极佳,又十分勤奋,加上许多中国京剧顶级大家们的悉心传授,中国国家京剧院的最大平台,每年上百场的舞台实践,他逐步形成了自己严谨规范、清新流畅、自然洒脱的表演风格,其唱法已被广大戏迷熟知并认可,依然是中国京剧界的第一老生,无人匹敌!少数人的诋毁、谩骂完全是徒劳的,令人可笑可鄙!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评价说;”于魁智就是于魁智,永远替代不了。”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评论说,于魁智,京剧表演艺术家,以文武老生传统戏打底,数十年来固夲守正,复排数十出老戏;同时,求新求变,从《兵圣孙武》到《丝路长城》,创造十余出新编剧目。这样的艺术轨迹与观念,在整个传统艺术领域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平衡“创"与“守,是赋予传统艺术以时代品质的关键,一部部新剧目的创排则承载着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

今年64岁的于魁智,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几项大奖,他是新中国培养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人才难得!作为戏迷,我们理应呵护他,支持他,让他在传承国粹京剧的漫漫征途上,走得更好更稳更远!

中国京昆艺术网总编、高级记者丁鹤龄
夲网副总编、顾问团常务团长王玉春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