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声玉振”冯洪起司鼓艺术京剧音乐会举办十周年
2023-06-10 19:02:22作者:早安京剧
北京战友京剧团的著名鼓师,国家一级演奏员冯洪起先生,幼年入天津艺校学习京剧司鼓及打击乐。师承杭子和、周子厚两位京剧司鼓艺术大师,得到真传。他博采众长,取法古朴,风格鲜明,卓尔不群。传统剧目烂熟于胸,手到艺到、意到神到,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
2013年6月9日晚19:30 “金声玉振”冯洪起司鼓艺术京剧音乐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此次演出旨在全面展示京剧司鼓及打击乐艺术。展现著名鼓师冯洪起先生多年来悉心研习的京剧杭派、白派、周派司鼓的艺术风范。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艺术在演出构成上主要分为表演和演奏两大部分,演奏在京剧演出中占有半壁江山,它不仅要为演员的唱腔伴奏,还要为演员的动作表演以及内心感受进行音乐烘托,从而完成全剧的音乐形象塑造。板鼓是京剧乐队的主要乐器之一,司鼓在京剧艺术中有三个身份,一个身份是乐队的演奏员,一个身份是乐队的指挥者,再一个身份是全剧演出节奏的把握者。也可以说,司鼓是戏曲(特别是京剧)演出的灵魂。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向来以其表演艺术为中心,如今把隐在伴奏席上的司鼓艺术搬到台前集中展示,尚属史上首创。此举对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京剧艺术,拓展其表现力,具有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霸王别姬》-虞姬舞剑
此精选片段,表现司鼓演奏《夜深沉》配合演员舞剑,“鼓套子对剑套子”,用轻重、张驰、断连、收放之技艺,使乐曲与舞蹈动作融为一体,增其声韵,精美而感人。鼓师冯洪起这出戏的司鼓风范技艺,得周子厚大师亲传,并有几十年的舞台实践积淀,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表现力。
此精选片段,表现司鼓演奏《夜深沉》配合演员舞剑,“鼓套子对剑套子”,用轻重、张驰、断连、收放之技艺,使乐曲与舞蹈动作融为一体,增其声韵,精美而感人。鼓师冯洪起这出戏的司鼓风范技艺,得周子厚大师亲传,并有几十年的舞台实践积淀,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表现力。

《文昭关》-叹五更 此段落是杨派经典唱段,是杭派(杭子和先生)司鼓艺术经典之范例,从“一更”后的“二黄慢板”到“三更”后的“快原板”再到“五更”后的“快原板”,这一段唱腔的“节奏把握”是“高精尖之课题”。前辈大师杨、杭、杨(即杨宝森、杭子和、杨宝忠)三位大师开创了此段音乐的精妙高度。此唱段已成为鼓师、琴师、演唱三方艺术合作高度和艺术造诣的“检测仪”。鼓师冯洪起得杭子和先生七年传艺,得悟杭派艺术之真谛,立志传承发扬。
鼓乐版《夜深沉》是鼓师冯洪起演奏30余年之曲目,他用大堂鼓、小堂鼓、单皮鼓交替演奏,推动乐曲发展,使乐曲段鲜明。他设计的鼓点子、鼓套子精美圆润,联接有序,自成语汇,“鼓点”领引着旋律的轻重缓急,断、延、张、驰,全曲旋律鲜活流畅。为表现鼓艺,在开头和中间各设有一次大堂鼓独奏,并增添一段单皮鼓的华彩演奏,使此“鼓乐版-夜深沉”彰显了司鼓之魅力。
鼓乐版《夜深沉》是鼓师冯洪起演奏30余年之曲目,他用大堂鼓、小堂鼓、单皮鼓交替演奏,推动乐曲发展,使乐曲段鲜明。他设计的鼓点子、鼓套子精美圆润,联接有序,自成语汇,“鼓点”领引着旋律的轻重缓急,断、延、张、驰,全曲旋律鲜活流畅。为表现鼓艺,在开头和中间各设有一次大堂鼓独奏,并增添一段单皮鼓的华彩演奏,使此“鼓乐版-夜深沉”彰显了司鼓之魅力。

北京战友京剧团的著名鼓师,国家一级演奏员冯洪起先生,幼年入天津艺校学习京剧司鼓及打击乐。师承杭子和、周子厚两位京剧司鼓艺术大师,得到真传。他博采众长,取法古朴,风格鲜明,卓尔不群。传统剧目烂熟于胸,手到艺到、意到神到,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每个锣经使用巧妙,大而化之,不墨守成规,既原汁原味,又不落窠臼,还不失杭派韵味。在全面继承京剧司鼓艺术的基础上,他还深入学习了管弦乐配器、和声、曲式、作曲等交响乐知识,并能活学活用。新创作京剧锣鼓、音乐,不失传统、不失源头,收到戏曲界和民族音乐界的一致好评。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