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扬帆起航 重走千里进京道路,致敬百年京剧先贤——京剧《进京》创排
2023-07-24 21:20:50作者:南京市京剧团
京剧《进京》中,无论是名角岳九还是戏班台柱子汪长生,都不是大人物,在艺人处于下九流的封建社会,他们看似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历尽种种挫折磨难。
以小见大,演绎京剧诞生史
有200多年历史的京剧艺术,是传统文化的杰出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璀璨明珠,作为国粹,不仅浓缩着华夏数千年历史,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新编京剧《进京》演绎徽班进京、京剧诞生的历史,对国粹京剧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探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表现华夏民族不屈不挠,坚守前行的精神。
南京市京剧团集结戏剧界优秀的创作者组建一支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团队,携手推出京剧《进京》,旨在为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文脉”而努力。京剧《进京》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清代乾隆年间普通善良而又技艺超群的表演艺术家,他们付出全部的热情甚至是生命,投入到一门新艺术的诞生史,使京剧流传至今。

本剧改编自著名剧作家邹静之先生耗时6年潜心打磨的电影剧本《进京城》,该电影被国际上誉为“近年来海外久违了的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历史大片”,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京剧《进京》脱胎于邹先生原著,但是在汲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原创,故事情节、戏剧结构、人物性格、思想内涵均有较大改变,是一部既符合京剧艺术规律,又融入现代审美思维的原创力作,专门为南京市京剧团量身定做。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和
金陵文化精品力作
金陵文化精品力作
历史上,乾隆每次下江南,都沿着大运河南行,乾隆八十岁圣寿节时,许许多多地方戏班沿着千里运河北上,晋京为乾隆福寿,变成了历史性的文化之旅,大运河把各种地方戏聚合起来,把戏曲艺术传扬开来。京剧《进京》力求打造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精品,传播大运河在古今历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徽班进京”这一历史事件已得到非常多的关注,并被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京剧广取博采,既来自民间,又来自文人学士乃至宫廷,在广博的文化层面上汲取营养,又不脱离人民,仍保持民间艺术的朝气与通俗,做到了雅俗共赏。

扎实的前期准备
南京市京剧团经过五年的策划准备和慎重严谨的选择,已从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一批优秀的创作团队,主创人员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京剧艺术,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旺盛的创作精力,敏锐的现代意识。这支创作团队既熟悉京剧艺术的剧种规律,又有现代性、国际性的视野。

导演卢昂在深入了解演出剧团特色、演出规模的基础之上,做了丰富的前期案头准备工作,深度剖析原著和现稿京剧剧本,将徽班进京史和京剧诞生史解读为底层艺人们的人格觉醒,找到创作主题,将运河文化和戏曲史料掌握于心,投入到排练之中。

2023年6月22日,《进京》主创赴扬州开展实地采风,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制作等主创参观了扬州民宅、盐商府邸、大运河博物馆等,对艺术创作积累了充分的实施、设计、制作经验。


目前该剧正在排练中,日程安排有条不紊,全剧组人员发挥“一棵菜”精神,2023年9月15-16日南京江苏大剧院首演,进而进京献戏,沿大运河城市一路巡演。
京剧《进京》是一部致敬京剧诞生的史诗,京剧艺术剧目丰富,艺术精湛,二百余年前,徽班进京不久很快便赢得了首都广大观众的喜爱,荣获“京都第一”的声誉,又经过四五十年的孕育发展,诞生了中国戏曲之骄子——京剧!《进京》中,艺人们从把唱戏当作一个不得已的职业,到发自内心地把唱戏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这其中就是找回尊严的过程,从而也映射了京剧艺术走向人人热爱,人人敬仰的地位,特别是在目前党的领导下,京剧艺术更是走向新的天地,新的起点,新的高峰。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