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扬帆起航 重走千里进京道路,致敬百年京剧先贤——京剧《进京》创排
2023-08-19 21:38:11作者:南京市京剧团
南京市京剧团集结戏剧界优秀的创作者组建一支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团队,携手推出京剧《进京》,旨在为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小见大,演绎京剧诞生史
有200多年历史的京剧艺术,是传统文化的杰出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璀璨明珠,作为国粹,不仅浓缩着华夏数千年历史,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新编京剧《进京》演绎徽班进京、京剧诞生的历史,对国粹京剧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探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表现华夏民族不屈不挠,坚守前行的精神。

其剧情为:乾隆时期,青年老生演员汪长生,是扬州春台班的希望,不甘心当身份卑微的戏曲艺人,遭遇重重劫难。京城名角儿岳九,被人陷害,逃亡扬州。在懂戏爱戏的凤格格引荐下,汪长生拜岳九为师,伤痕累累的汪长生重新站立起来,甘愿为戏曲艺人的尊严奋起一搏。恰逢乾隆八十寿节,尽管危难丛生,汪长生和岳九毅然挺身进皇城,合演大戏义薄云天,震惊朝野!随着一辈辈戏曲艺人赴汤蹈火,燃烧生命之光,挺直腰身,精魄凝聚为一门璀璨的艺术——京剧,表现了戏曲先辈们筚路蓝缕、栉风淋雨、砥砺前行的精神。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和
金陵文化精品力作
金陵文化精品力作
历史上,乾隆每次下江南,都沿着大运河南行,乾隆八十岁圣寿节时,许许多多地方戏班沿着千里运河北上,晋京为乾隆福寿,变成了历史性的文化之旅,大运河把各种地方戏聚合起来,把戏曲艺术传扬开来。京剧《进京》力求打造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精品,传播大运河在古今历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徽班进京”这一历史事件已得到非常多的关注,并被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京剧广取博采,既来自民间,又来自文人学士乃至宫廷,在广博的文化层面上汲取营养,又不脱离人民,仍保持民间艺术的朝气与通俗,做到了雅俗共赏。
京剧《进京》中,无论是名角岳九还是戏班台柱子汪长生,都不是大人物,在艺人处于下九流的封建社会,他们看似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历尽种种挫折磨难。岳九被赶出京城,一辈子的心愿就是重回京城的戏曲舞台,原先无法瞧得起自己的汪长生,经过岳九的启迪和慷慨赴义,找到了艺术的壮美意义,最终成为京剧诞生史的开创者之一。春台班艺人们一直在寻找生而为人的尊严,体现出中华民族永不泯灭的奋斗精神。
扎实的前期准备
南京市京剧团经过五年的策划准备和慎重严谨的选择,已从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一批优秀的创作团队,主创人员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京剧艺术,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旺盛的创作精力,敏锐的现代意识。这支创作团队既熟悉京剧艺术的剧种规律,又有现代性、国际性的视野。
编剧魏睿参考数百万字京剧发展历史文献,并组织进行了深入实地的采风,考察徽班进京的路途,向专家探询历史悠久的金陵文化,从历史记载中寻找创作依据,经历了反反复复大规模的修改,剧本六易其稿,小的修改不计其数,为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剧本融入了浓郁的历史沧桑感。


2023年6月22日,《进京》主创赴扬州开展实地采风,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制作等主创参观了扬州民宅、盐商府邸、大运河博物馆等,对艺术创作积累了充分的实施、设计、制作经验。
近年来,南京市京剧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把“传承与弘扬,创新与发展”结合起来,在传统戏的继承上、新编剧的创新上同步发力,陆续创作多部作品,具有三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完成经验。自2016年至今陆续创排的《胭脂河》《大明城墙》《梅园往事》,完成原创作品“金陵三部曲”,获得了领导、专家、观众的好评与认可,取得了宝贵经验,为京剧《进京》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

目前该剧正在排练中,日程安排有条不紊,全剧组人员发挥“一棵菜”精神,2023年9月15-16日南京江苏大剧院首演,进而进京献戏,沿大运河城市一路巡演。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