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权威发声 > 京昆汉新闻

京昆汉新闻

莲花河畔听昆腔悠扬,“隔水听音”阳台成看台!上海戏校70岁啦!

2024-03-04 19:38:02作者:朱渊
校庆启动仪式现场,戏曲学校与梅陇镇、上海文艺出版社分别签订了文化共建协议,亮吧书房同时授牌。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所戏曲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今天迎来建校70周年庆典。70载风雨兼程,70载栉风沐雨,70载砥砺奋进,戏曲学校以全新的姿态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

时代不断发展,未来需要怎样的戏曲人才?校长张军直言:“戏曲人才需要夯实传统根基,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让传统戏曲魅力和当代审美嫁接,让传统瑰宝在不同时代绽放别样的灿烂光华。”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建校70周年庆典
搭建“莲花台” 开启周周演

坐落于莲花路的戏校,南侧有淀浦河支流穿校而过,紧邻河边的草坪上,时常会有学生迎着晨曦练早功。他们开嗓、下腰、翻筋斗,那份精气神也感染着周边的人。一河之隔,时常有早起的居民在阳台上看他们练功,热心的爷叔阿姨偶尔也会喊一嗓子给他们鼓劲,让学生感受一份暖意。

如何延续戏校70年的辉煌,让戏曲更亲近大众,是当下办学的新课题。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隔着一条河的温暖互动,戏校与梅陇镇携手在临河的草坪上搭建了一方河畔小舞台。今天的校庆启动仪式就安排在这个舞台。一水之隔,对岸步道上不少周边居民倚在栏杆上,见证河畔小舞台“莲花台”的揭幕仪式。

“莲花台”的搭建既加强了区校文化交流合作,也为闵行市民打造了别具一格的城市文化客厅。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透露,未来“莲花台”将举办周周演,每周五傍晚都会有小型演出。今天,孩子们在舞台上唱响了《苏三起解》《三家店》《扈家庄》京昆名段,3月27日“世界戏剧日”,他们还将为对岸南方新村居民表演《穆桂英挂帅》等剧目。

要做到真正的开门办学,就要彻底打开“打开心扉”。“隔水听音”本就是传统听戏观剧模式,“莲花台”周周演既能让习惯都市快节奏的人们找回久违的慢生活,也能让戏曲亲近老百姓。戏校不仅是培养戏曲人才的摇篮,也应承担起推广普及戏曲文化的重任。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建校70周年庆典
“书房”亮起来 戏韵沁书香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自1954年3月成立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职业专门人才的艺术学校,孕育了一代代杰出的戏曲艺术家。

校庆启动仪式现场,戏曲学校与梅陇镇、上海文艺出版社分别签订了文化共建协议,“亮吧书房”同时授牌。“戏韵沁书香,协同向未来”的主题标志着学校通过与属地政府、文化行业的深入合作,将进一步拓宽艺术视野,共同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振飞楼剧场里,闵行区戏曲传承联盟基地、部分闵行区戏曲传承联盟学校的孩子进行了京剧、昆剧、越剧等多种戏曲剧目的展演。秉承“校地协同,共育未来” 的理念,未来戏校将通过师资力量、系统课程输出的模式帮助闵行区部分中小学打造戏曲基地、开拓戏曲课程。此前,音乐剧《再唱二小放牛郎》的成功普及,就是戏校教育实践深耕闵行、深耕上海的生动例证。

“戏校的校园其实不大,也许学生读完书走出亮吧书房,就能看见莲花台上的小演员在最美的夕阳下起舞。”张军动情道:“借用现在流行的Open AI术语,我们正用校庆70周年这一关键词的文本,生成出彼此呼应的连缀场景。这些有趣景象,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模拟,更清晰描绘出戏校最美丽,也最具生命力的愿景和蓝图。”(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