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好戏分享

好戏分享

从《武则天轶事》看李海燕的程派艺术

2021-11-21 18:38:19作者:刘向东
李海燕在塑造武则天这个角色的时候,从人物的形体造型,到唱腔的处理都很好地把握了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意图,体现了武则天人性的一面。在大段唱腔中李海燕运用程派唱腔艺术的特色,又不完全拘泥于程派发声,而是汲取了程派艺术的神韵,融合自身声腔的特色,使唱腔自然流畅,具有很大的表现弹性。
2016年3月,国家京剧院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致春天”为主题演出活动,我从七日至十日分别看了张建国主演的《伏生》、《名家演唱会》、董圆圆主演的《穆桂英挂帅》、三月十日是李海燕主演的《武则天轶事》。

《武则天轶事 》我是第一次看。

故事梗概是唐仪凤之年,天皇(李治)、天后(武则天)双圣临朝。旧臣裴炎不满,定下离间之计,挑唆太子李贤对生母武则天产生不满。裴炎同时暗中结盟扬州,企图发动兵变,后东宫暗蓄甲兵事发,太子被贬巴蜀。不久天皇驾崩,扬州兵变一触即发,武则天原拟召回太子同掌朝政,太子却被裴炎先行派人刺死。紧要关头,武则天果敢行事,平定了扬州叛乱,当众揭露了裴炎面目,力挽狂澜,大唐太平。

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留下的故事很多,在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中出现很多次,从以往的文艺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武则天是一个:野心勃勃、工于心计、铁腕、冷酷的人物形象。而国家京剧院二团上演的《武则天轶事》则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个政治事件,从人性的角度,把武则天表现为:首先是一个女人和一个母亲然后是一个政治家,使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表现得有血有肉,具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

剧中的武则天面对太子被裴炎挑唆后的悖逆行为,作为母亲对儿子有着疼爱、期望的感情表现,也有作为政治家对宫廷政治的理性,这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武则天经历了深刻的内心矛盾冲突,从而使武则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更有可信度,避免了在历史人物的艺术创作中的概念化。剧中在经历重大矛盾冲突的时候,通过两段大段唱腔,一是太子悖逆被贬,二是太子的被害。武则天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个女皇,内心经历了强烈的冲击和压力,这种艺术表现把人物的心理刻画的细腻而深刻,充分体现了武则天在深受各种流言、诬陷的伤害中,所具有的忍耐、坚韧、刚毅、智慧。该剧的编导在创作过程中试图突破历史人物的程式化,还原一个有着普通人一样感情的武则天,在政治的压力下的表现,从这一点来看其艺术创作很有想法,也做得很成功。
《武则天轶事》是由国家京剧院原创,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扮演武则天,成就了一部很有看头的新编历史剧。作为李世济先生的弟子李海燕,秉承师传,再次把这出搬上了舞台。

时为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的李海燕曾以其出众的艺术表现,获得了很多荣誉,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三届京剧节"优秀表演奖"、上海东方电视台授予"东方京剧之星"称号,2005年被上海东方电视台授予"东方戏剧之星"称号。常演剧目有《英台抗婚》、《陈三两爬堂》、《梅妃》、《朱痕记》、《六月雪》、《荒山泪》、《锁麟囊》等。

李海燕在塑造武则天这个角色的时候,从人物的形体造型,到唱腔的处理都很好地把握了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意图,体现了武则天人性的一面。在大段唱腔中李海燕运用程派唱腔艺术的特色,又不完全拘泥于程派发声,而是汲取了程派艺术的神韵,融合自身声腔的特色,使唱腔自然流畅,具有很大的表现弹性。

李海燕在创作武则天艺术形象的时候,突显出了角色的忧伤、哀婉的情绪,用一种近乎凄婉的音色来体现武则天内心的矛盾。在形体上李海燕以端正、优雅的形体展现了武则天,雍容、高贵的人物形象,既文雅又坚定、既强势又内敛,使之文质相合、不流俗尘。

从扮相、演唱风格、形体、表演等综合展现看,李海燕的表演是全面的,是当今舞台上能够见到的、将京剧艺术之美,上升到京剧艺术表演范本的少数艺术家之一。

我看李海燕的戏虽然不多,但每一出戏都能看到不同的艺术形象。从:《文姬归汉》《锁麟囊》《春闺梦》到《武则天轶事》等等李海燕都有在表演上的区分,这种区分很细腻地表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色,拿捏和尺度都恰到好处。

演员角色创作忌讳“千人一面”,但能够把不同的人物通过表演,凸显鲜明的个性特色做到“千面一人”是需要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修养,这是一位艺术家具备的基本素养。李海燕在戏中展现了这种修养,这种修养成就了她的舞台艺术,也成就了她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和名气。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