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忆恩师姜妙香先生
2022-04-17 20:30:57作者:林懋荣 咚咚锵
在和老师学戏的日子里,由于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在记台词时,偶尔遇到冷僻字写不下来,总显得很吃力,师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事后我万没想到,他老人家竟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自己带着老花镜,在灯光下一笔一画地为我抄写台词,第二天说戏时,他就把台词亲手递给我,我双手捧着老师那写得工工整整的台词,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姜妙香(左)为林懋荣(右)说戏
眼望着恩师姜妙香先生在五十年前给我说戏的照片,心中感慨万千,既对恩师充满了无限的怀念,同时又为当今京剧舞台上姜派艺术的流失而深感焦虑。

《穆天王》梅兰芳 饰 穆桂英、姜妙香 饰 杨宗保
1959年,我还未满十八周岁,就从戏校毕业,分配到著名的梅兰芳京剧团,来到了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和我的恩师姜妙香先生的身边工作。自己能亲身经历梅先生和姜先生的关怀教诲,并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同台演出,这是我终生的荣幸。
然而,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就在上世纪60年代初,姜妙香先生破格收我为正式入室弟子。由于在姜门弟子中,我的年龄最小,所以众师兄都觉得我拜师父差着辈分,可最终姜先生还是收下了我这个小门生。但就因为我的年龄小,所以也就最受恩师宠爱。

《镇潭州》谭富英 饰 岳飞、姜妙香 饰 杨再兴
十几年来在老恩师的关爱、呵护下,我不但学到了姜派艺术,同时从师父的人品和他的日常生活中,也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
我每次离开师父家的时候,老人家总要把我送出大门外,同时还要千叮咛万嘱咐,什么“过马路小心,留神车辆……”,若是用功的时间晚了点,他就要把我送到汽车站,我不忍心让老人家这样送我,再三劝他回去,他总对我说:“我也想出来遛一遛。”非得把我送上了车,目送汽车离去,他才放心。当我在车上望着路灯下的老人,那渐渐远去模糊的身影,不由使我热泪盈眶,多么好的老人家呀!这慈父般的关爱,这一幕幕的感人情景,使我这个从小就失去了父爱的孩子真是从内心感到了无比的温暖。如今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可至今我还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借赵云》姜妙香 饰 赵云、王少亭 饰 刘备
在和老师学戏的日子里,由于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在记台词时,偶尔遇到冷僻字写不下来,总显得很吃力,师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事后我万没想到,他老人家竟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自己带着老花镜,在灯光下一笔一画地为我抄写台词,第二天说戏时,他就把台词亲手递给我,我双手捧着老师那写得工工整整的台词,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是师父的心血结晶,也是师父为我的一片心呐!
事过境迁,日月如梭,又经历了十年动乱,至今我始终珍藏着师父亲手为我抄写的台词,它伴随着我,激励着我,这是师父留给我最珍贵的遗产。

《奇双会》梅兰芳 饰 李桂枝、姜妙香 饰 赵宠
梅兰芳先生的突然过世,对师父的打击非常大,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沉浸在悲痛中,为了缓解师父的情绪,江苏省京剧院杨小卿师哥把他接到南京散散心,同时还请他老人家做两场示范演出,剧目为《群英会》《奇双会》。这时恰巧我也随同剧团巡回演出,来到了南京,更巧的是我们在南京的第一场演出剧目也是《群英会》。记得那天小卿师哥和黄定师哥陪同师父一起来到中华戏院看我们的演出,我心里真是高兴极了,台上格外卖力,后来听师哥说,那天师父看戏非常高兴,多次带头为我鼓掌,鼓励我。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到宾馆向老师征求看戏后的意见,师父见到我马上拉着我的手说:“看了你的演出我很高兴,昨天你辛苦了。”同时又恳切地说:“今天我可要向你求教了。”当时我就愣了,心想老师向我求教什么?我问师父:“您跟我开玩笑吧?”他看到我的样子笑着说:“不是和你开玩笑,你昨天演出有个身段非常漂亮,既符合剧情,又符合人物,很有气魄,今天你来得正好,你再给我走一走,我要向你学习。”我望着老师那慈祥而恳切的目光,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在老师面前,我一连把动作走了好几遍,他老人家看得非常仔细,然后站起身来,就像小学生一样,一招一式地向我学了起来。

《群英会》姜妙香 饰 周瑜、萧长华 饰 蒋干
过了几天,我去观摩师父的《群英会》,看到他把向我学的那个身段完全加入到了他的演出中,使这个动作更为精彩了。这件事情使我受到了很大震动,他是我们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又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同时又是我的老恩师,他为了艺术能够虚心地向自己的学生学习,这是什么精神!这种为了追求艺术,不耻下问,活到老学到老的高贵品质,真是举世无双啊!此事在姜门弟子中已传为佳话,从此也成了我们姜门弟子的好传统。
(摘自 《中国京剧》 2007年第11期)
很赞哦! ()
- 上一篇
六十年代的拜师风
拜师学徒就是要向师父学习技艺、玩意儿,不然的话就是徒有虚名。周信芳1961年12月在京收了4个徒弟,外地两位不太熟悉,而中国京剧团的李少春和李和曾,北京观众太熟悉了。李少春是文宗余、武宗杨的文武老生,李和曾是高派佼佼者,两位皆是京剧院挂头牌的台柱子,本身都具有收徒的资格,怎么如今又拜了周信芳呢?
- 下一篇
追忆缅怀——梁慧超先生逝世15周年
梁慧超系北京人,出身梨园世家、父梁瑞亭武生。9岁时他拜在津门名武生李兰亭名下,从师习艺。12岁登台公演,8年后即在全国各地演出并挑班领衔,亦与杨宝森、王琴生等许多表演艺术家合作。曾经有人将他和李少春、李万春高盛麟并称为“四大武生",特别是他的腰功腿功、枪花被称之为“三绝”。
相关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