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梨园轶事

发生在京、昆、汉等梨园界的趣闻轶事,突出梨园界的悠久历史,传承等。

梨园轶事

  • 吴小如:鸟瞰富连成——侯喜瑞

    吴小如:鸟瞰富连成——侯喜瑞

    要想集中看侯喜瑞的演出,必须经常去看他长期所搭班社的戏才能如愿以偿。比如程砚秋自法国回北京后,每周在中和戏院演两三场。这是侯所搭的长班,因此有些戏就能在看程剧时见到。

  • 叶厚荣:《音配像纪事》关于音配像二期工程

    叶厚荣:《音配像纪事》关于音配像二期工程

    《音配像纪事》由曾直接参与这项工程的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厚荣撰著,共收入文章68篇,其中反映李瑞环同志决策指挥的26篇,记叙音配像重要活动的6篇,抓工作落实的26篇,其他具体工作的10篇,因所记事件多为作者亲历,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 回忆父亲李多奎

    回忆父亲李多奎

    说到子女学戏,父亲是极力反对的。姐姐维茵从小酷爱父亲的艺术。父亲高兴时也给她说几句,可就是反对她干这个。姐姐就偷着学。那时周文贵三叔每天来家给父亲吊嗓子,姐姐就在外屋用心听,小声跟着唱。

  • 有关京剧演员李阳鸣的几件事

    有关京剧演员李阳鸣的几件事

    我和李阳鸣的接触,实际上前后也就是十来年的时光。因为他是国家京剧院一团的演员,我和一团的人士都很熟悉,自然和他的接触也多了起来。这些年来,至少有几件事情让我动心,颇为觉得这个青年人也是很不容易的,为了京剧艺术,为了自己的京剧理想,为了承载一个京剧世家的殷殷嘱托,他搭进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 老舍唱京戏

    老舍唱京戏

    老舍先生能把唱京戏和教学结合起来。老舍迷上京戏,可以说数十年未曾断过。到了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高潮,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家抗敌协会”,在筹备会召开前,老舍抽空拉住几位朋友,听他唱自己编创的宣传抗日的新京戏《忠烈图》。

  • 晚清民国的京剧票友们捧起角儿来那叫花样百出

    晚清民国的京剧票友们捧起角儿来那叫花样百出

    首先说文捧。文捧大概是找文人做诗,找贵人题匾,以显其名。那年代有些文化身份的粉丝们看戏过了瘾,便尽其所能,赋诗的赋诗、作画的作画、出书的出书。其次说武捧,武捧是在戏园里预先约集一群志同道合的戏友,包厢占座,锁场填场,气势恢宏,多多益善。

  • 京胡圣手杨宝忠在津轶事

    京胡圣手杨宝忠在津轶事

    天津人谈起胡琴必定谈起杨宝忠。每次中国戏院、东马路新华戏院有杨宝森、程正泰师徒演出老生名剧,只要由杨宝忠伴奏准能多卖出百张票(有的观众是专门为听杨的胡琴来的)。此外杨先生经常被邀请到名票友家中作客聊戏。

  • 扬州园林:弘扬园林京剧文化 演绎“四大徽班”新传

    扬州园林:弘扬园林京剧文化 演绎“四大徽班”新传

    园林京剧票房以扬州新闻政法文教卫界京剧京剧联合会为依托,面向扬泰大市名家、名票组成票房,将来向海内外聘用特聘演员。现举办“顾教授大米杯”扬州园林京剧票房名称海内外征集活动现在开始。明年秋季主办方将以网友提名为主(70%)、专家30%评出一、二、三等奖,予以重奖。

  • 张君秋:纪念裘盛戎

    张君秋:纪念裘盛戎

    裘盛戎有他的过人的聪明之处。他同样是个文武全才的演员,凭着他深厚的武工功底,他穿的厚底靴比别人高得多,出场一亮相,又长了长身子,踮脚长身,几乎是靴尖着地,一下子身材就高出去几公分。他的脸庞比较小,但他注重眼神的运用,鼓楗子一响,二目圆睁,炯炯有神,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同样给人威风煞气的突出印象。

  • 京剧脸谱的起源和故事

    京剧脸谱的起源和故事

    中国京剧中的脸谱据说源自于一个历史故事:《乐府杂录》、《旧唐书·音乐志》、《教坊记》的记载,北齐(公元550——577)兰陵王高长恭,勇武过人,但容貌清秀,自以为不足以威慑敌人,遂带木雕面具出战,时常取胜。一次与周师战于洛阳金墉城下,以少击众,大胜敌军。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首页/栏目广告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