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梨园轶事

梨园轶事

邓长风:当年初出茅庐的王正屏

2022-01-10 20:27:41作者:邓长风
一九五二年初,王正屏离京南归,加入上海人民京剧团。他担任的第一个角色,就是《黑旋风李逵》中的李逵。同台的演员纪玉良、李仲林、王熙春、李桐森、李秋森等,年龄都比他大十岁以上,有的还是他的师辈( 如赵德钰),经验丰富、盛名久享。
俗话说: “ 红花虽好,尚须绿叶相扶。” 然而在京剧界,“ 红花” 甘当配角,陪衬“ 绿叶” 的佳话,却不乏其例。上海京剧院著名花脸演员、裘派传人王正屏同志在他早期艺术生涯中,倍受到前辈艺术家关怀和扶植。

王正屏幼年在上海戏剧学校学艺七年。出科以后,为求深造负岌北上,投入裘盛戎老师门墙,潜心数年。裘老师对他艺术上十分严格,直至一九五O 年冬,始允许他登台演出。

其时,京师名角如云。而王正屏则恰如嫩叶刚绽新绿。按常规,根本轮不上他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花脸、一个来自南方的“生坯子”(非梨园世家出身的演员) 露演。但是,正当盛年的裘盛戎卓识独具,不仅先让他陪自己演《姚期》的马武、陪谭富英演《失空斩》的司马懿,而且破门户之见旧规、矫论资排辈陋习,很快把他推上主角位置。剧团巡回至南京,裘盛戎别寓深意地先期返京,而留下王正屏接替自己,续演十天。《法门寺》一剧,由李鸣盛饰赵廉,年高望重的马富禄饰贾桂。对王正屏,马富禄特地用了一天半时间,亲自向他传授了金少山、刘连荣诸人扮演刘瑾一角的特长。马富禄之屈尊、裘盛戎之坦荡,艺林有口皆碑。

在天津,裘盛戎再度一反常例。一天,他自己演倒第二的《牧虎关》,而把大轴《定军山》、《阳平关》的曹操留给王正屏(谭富英饰黄忠)。正屏深知肩膺重任,如履薄冰。曹操的出场,没得“碰头彩”;“ 坐帐” 的念白,又吃了一个“螺丝”,心情愈加紧张。这时,只听卸装已毕的裘盛戎在侧幕后猛喝一声 “别忙’!谭富英顾不上卸靠休息,李多奎演了开锣第二出以后也不回旅馆,都站在幕侧给他“把场” 。替他鼓劲的老先生拥满后台。“坐帐” 下来,众人一齐围上来勉励他: “演得不错!” “行!”“别紧张! ” 此情此景,使王正屏胸中热流奔涌,他很快镇静了下来。后面的“垛板”,得了“满堂彩”,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演出。

裘盛戎的良苦用心,还体现在另一次演出中。那天的戏码,倒第三是裘、王合演《白良关》,倒第二是谭富英、李多奎、梁小鸾的《桑园会》,大轴《八蜡庙》,搭配是:谭富英的褚彪、马富禄的朱光祖、黄元庆的黄天霸、陈永玲的张妈,裘盛戎自己来了一个配角金大力,而让王正屏演费德功。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王正屏开始脱颖而出。一九五一年,他刚二十三岁,就在北京参加了几次重要的会演。

春天,中山公园音乐堂落成,京剧界举行联合庆祝演出,中央首长及群众三千多人前来观摩。剧目是: 《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全本《龙凤呈祥》,李万春的《柴桑口》压台。这时恰逢裘盛戎因病住院,他便把派给自己的《芦花荡》张飞一角交给王正屏演。他又担心在这样隆重的场合,王正屏可能会举措失当,因此特地在病榻前替他说了两天戏,每个细节都反复交待明白。正屏不负师望,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

另一次会演中,大轴是梅兰芳、萧长华、姜妙香的《贵妃醉酒》,倒第三是童芷苓的《昭君出塞》,压轴也是由王正屏代裘盛戎,与谭富英、梁小鸾合演《大保国》。那次演出,给王正屏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化妆时,谭富英对王正屏说了这么一句责之严、爱之切的话: “小子,要不是看着你有出息,我早就‘添头,( 脱去帽子,即表示不干)啦!’ 到了台上,当谭富英(饰杨波)唱完一段以后,又对王正屏(饰徐延昭)说: “ 小子,卯上!”这句话说得很响,也许台下前两排的观众都能听得见。谭说完又往后退了一大步,让出中心位置,由王淋漓尽致地发挥。由于戏演得非常舒坦、酣畅,第二天,谭又特地请王在前门外的“爆肚石” 饭馆(老板姓石)吃午饭,并由裘盛戎作陪。以谭富英当时在北京的地位和声望,很少请人下馆子,尤其是在中午。席间,谭又对王说: “我很高兴,陪你演这场,值得!” 那天,两人都喝醉了。

一九五二年初,王正屏离京南归,加入上海人民京剧团。他担任的第一个角色,就是《黑旋风李逵》中的李逵。同台的演员纪玉良、李仲林、王熙春、李桐森、李秋森等,年龄都比他大十岁以上,有的还是他的师辈( 如赵德钰),经验丰富、盛名久享。王正屏深深意识到,此剧成败,关系重大,因此在三个月的排练中,全力以赴。五月一日,《黑旋风李逵》在人民大舞台公演,反响十分强烈。连演七十多场,盛况不衰。从此,这出戏成为剧团(后并人上海京剧院) 的保留节目。

《黑》剧之所以能一炮打红,原因是多方面的。剧本本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领导来说,当时刘厚生、流泽、何慢、林鹏程等同志,敢于大胆识拔人才。因为论资历,王正屏毕竟只是个后生小子,虽然在北京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南方的观众对他却是陌生的,同行中对他能否挑大梁也不无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上仍不动摇地决定启用他; 从乐队方面来说,著名鼓师王燮元、著名琴师赵济羹、郭富康等,不仅在排练场上严丝合缝地配合,而且晚上还赶到正屏家中,逐字逐句地研究唱腔;郭坤泉先生为全剧精心设计了新型的走边和开打动作;服装师叶菊笙为他改制了新颖醒目的服饰。王正屏正是在各方面犹如“众星捧月” 的通力合作之下,才成功地塑造出李逵的艺术形象。

这里,不能不特别提到的是,盖叫天先生、周信芳先生,也都对王正屏的表演,作了许多鞭辟入里的指点。

当年年底,文化部调《黑旋风李逵》进京演出。首场公演那天,首都文艺界领导和同行群贤毕至。裘盛戎也来了,但他根本无心安坐在观众席里,而是前台、后台忙个不停,对王正屏的表演,乃至靴子、护领、胖袄等穿戴,都观察得十分仔细,有些地方督促他当场改进。散戏以后,他又代王正屏、李仲林二人向剧团领导请了假,邀他们到自己家中,对全剧的每一个细节,都提出了具体而中肯的修改意见。裘盛戎自己和李仲林喝白酒,为了让王正屏聊解酒瘾,他亲自开了啤酒,煮热了给王正屏喝,因为他考虑到外面正下着雪,而第二天王正屏还要演出。三人边饮边谈,一直谈到凌晨三四点钟。几天以后,《黑旋风李速》进入怀仁堂,请中央负责同志观看。王正屏的舞台生涯,掀开了新的一页。

如今,当年的一片“ 绿叶”,伴随着“ 江南活李逵” 的美称,早已入于“红花” 之列。年近花甲的王正屏,决心克承师教,随时准备为映衬新一代的绿叶,将自己放在八十年代京剧舞台的适当位置上。上海戏剧    1985-01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