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梨园轶事

梨园轶事

我的四哥叶盛兰(上)

2022-05-09 13:32:49作者:叶盛长 咚咚锵
叶盛兰是我的四胞兄,原名端章、字芝如,生于民国三年,比我大八岁。我四哥从小就特别要强,念私塾时,功课背不下来,他宁可不吃饭不睡觉,实在困得不行时就用拳头捶自己的头。
从学青衣、花旦到改工小生
京剧《秦良玉》叶盛兰
《秦良玉》叶盛兰 饰 秦良玉(供图:张景山)

  叶盛兰是我的四胞兄,原名端章、字芝如,生于民国三年(1914年),比我大八岁。他先入私塾读了几年书,后进富连成社学戏。开始,是由苏雨卿先生给他开的蒙,教他学青衣、花旦,同时还有别的老师教他学刀马旦。后来,萧长华先生觉得他的嗓子既亮且宽,身段功架刚多于柔,就建议我父亲让他改工学小生戏。我父亲觉得萧先生说得在理,就采纳了。后来的实践证明,萧先生的确具有一双识别人才的慧眼。如果四哥不改工,仍然继续学旦角,虽然也有可能学成,但在那“四大名旦”分庭抗礼的鼎盛时期,是很难独树一帜与之匹敌的。而经过这一改,则使他得以充分发挥个人所具备的优越条件,经过千锤百炼,终于发展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小生表演艺术家。
京剧《得意缘》叶盛兰
《得意缘》叶盛兰 饰 卢昆杰

  改工以后,由萧长华先生给他说“三国”戏,如《群英会》《激权激瑜》《黄鹤楼》《临江会》《三战吕布》等;同时,萧连芳师兄也给他说《岳家庄》《镇潭州》(《九龙山》)《得意缘》《英杰烈》以及一些文小生,即所谓褶子小生或扇子小生的戏。后来,我父亲又让他向我大姐夫茹富兰学武小生戏。我四哥学戏很用功,很刻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从科班所在的虎坊桥出发,步行到宣武门外骡马市粉坊琉璃街响鼓庙茹富兰家,到那儿的时间不超过清晨五点钟。人家还都没起床呐,他并不惊动别人,一个人默声不响地压腿、撕腿、踢腿和练腰功。等六点钟左右大姐夫茹富兰起床、洗脸、嗽口之后,他已把早晨必须练的头两遍功练完了。紧跟着,就由茹富兰给他说戏。学完戏之后,他还得赶紧回科班,不能耽误了正常功课。
京剧《石秀探庄》叶盛兰
《石秀探庄》叶盛兰 饰 石秀

  他跟茹富兰学的第一出戏是《石秀探庄》,第二出是《林冲夜奔》,第三出是《八大锤》。这些戏都是砸基础的戏,动作、身段特别复杂繁难,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难学到的。茹富兰教戏特别认真严格,差一丝一毫也不放过。《探庄》开头的一句“啊嘿”接“四击头”出场,四哥足足练了十来天才掌握,整出戏茹富兰用了半年时间才教完。《八大锤》中的双枪套路、翎子功以及“探海儿”、“射雁儿”等复杂的形体动作,全是在千百次的练习中才学到手、做准确的。茹富兰说得好:“学戏的时候就得严格,如果这时候马马虎虎、囫囵吞枣,等将来演戏的时候必定似是而非,而且还会越演越回楦儿。我四哥正是在这位严师的教授之下,砸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的。后来四哥还跟他学了许多戏,如《战濮阳》《雅观楼》与《罗成》等重头武小生戏。

  我四哥从小就特别要强,念私塾时,功课背不下来,他宁可不吃饭不睡觉,实在困得不行时就用拳头捶自己的头。到了科班依然是这个脾气,为了砸好武功底子,他从来不跟大伙一块儿睡午觉,每天中午,他都主动给自己加一遍功。他常说:唱戏的没腿就没腰,没有腰腿功,亮什么相也不可能稳当与好看。作为一个好演员,天赋条件固然是成功的重要先决,但如果光有好的素质而不肯刻苦练功。是决不可能成就为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演员的。
《虹霓关》李金鸿 饰 东方氏、叶盛兰 饰 王伯党
《虹霓关》李金鸿 饰 东方氏、叶盛兰 饰 王伯党

  四哥出科后为求深造,又拜在了小生名家程继先先生名下,在程先生的悉心点拨下,他的唱工、念工、做工和武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扇子生、冠生、穷生、靠把小生和雉尾生应工的戏,一律难不住他,他的艺术日新月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的地步。

享名于世的“活周瑜”
京剧艺术电影《群英会》叶盛兰
京剧艺术电影《群英会》叶盛兰 饰 周瑜

  盛兰所创造的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他演的周瑜一角,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有“活周瑜”之称。他在《临江会》《群英会》《取南郡》和《周瑜归天》等戏中虽是扮演同一角色,然而他的表演决不雷同,而是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物关系,在把握周瑜这个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的同时,演出不尽相同的心理状态和外在风貌来,他的表演分寸得当,疾徐有致,富于变化,层次分明,使观众看了觉得有味道,耐咀嚼。例如他在《群英会》中周瑜与蒋干对饮的一场戏里,有一套独有的剑舞,这套剑舞是程继先先生传给他,后经茹富兰加工,最后由他自己融会贯通精心设计出来的一套难度很大的程式动作。盛兰演来决不是单纯地卖弄技巧,而是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出发,借助于这套动作,深刻揭示出周瑜彼时彼际的心理动态。他一面佯装酒醉拔剑起舞,一面则时而侧目窥察曹营谋士蒋干的反应,既表现出掩饰不住的狂傲与自持,又流露出对蒋子翼的轻蔑与嘲弄,进而更借醉撒疯,给对方以威胁,迫使他堕入自己与鲁肃事先设下的圈套,巧妙地引诱他盗取假造的书信,使曹操上当受骗,损兵折将。这段戏是很难演的,既要求演员有过硬的基本功,又要求演员有细腻入微的内心体验和恰当准确的表现能力,否则是不能刻画出周瑜的独特个性的。又如在《临江会》这出戏里,周瑜原本跟部下定好了一条计策,在酒席宴前举杯为号,活捉前来议事的刘备,胁迫他归还荆州。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当他走近刘备座旁刚要举杯敬酒之际,却冷不防看见一位气宇轩昂、仪态非凡的将官守卫在刘备身旁,一时不由得心生狐疑,声音颤抖地唱了句“刘备身旁一英豪”的内心独白,随后又急不可待地问刘备这位将军是什么人?当刘备泰然自若地告诉他此人正是自己的二弟关羽时,周瑜这一惊可非同小可。我四哥演到这儿的时候,用了一手绝活儿:踢蟒、急转身儿、涮翎子、抽身、退步儿。这一套动作非常之快,而且绝就绝在蟒是往右踢,而翎子却是往左涮,一个人上身和下身的动作刚好是反着劲儿。这手绝活儿,如果没经过百折不挠的锻炼,是无法掌握得了的。四哥每次演到这儿准是一个满堂彩。观众不仅仅是因为看到了他这一精彩表演,而且更透过表象窥见了周公瑾这位一向骄纵自傲的少年统帅处于尴尬境地时下意识地流露出的难以掩饰的惊恐与慌乱。正是这绝妙的一笔,勾勒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周瑜来。
京剧《群英会》叶盛兰
《群英会》叶盛兰 饰 周瑜

  我四哥把周瑜这个人物的脾气禀性、气量修养以及思想、性格的发展脉络算是琢磨透了。为了演好这个人物,他反反复复阅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把周瑜和其他人物的关系搞得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会在不同剧目中演出周瑜各有侧重的风采来而决不显得雷同。《临江会》不同于《黄鹤楼》,《群英会》又有别于《芦花荡》。他曾经对我说过:“周瑜虽然是小生应工,但历史上这个人物的实际年龄比孔明还大几岁。之所以由小生扮演,是因为小生这个行当更适合表现周瑜的性格。”但是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演员,又决不能让行当捆住了手脚,单纯从程式出发把人物演成了千篇一律的“一道汤”。如果说,在《临江会》里要着力渲染周瑜的骄纵狂傲、气量狭窄是正确的话,那么在《群英会》里还是照方抓药就错了。因为这时的周瑜已经是有相当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水军督都了,他虽是小生扮相,可一点也不比孔明幼稚,相反地,已是一位相当成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了。所以,《群英会》中的周瑜,要演得稳重、老练、胸有成竹、有恃无恐,一句话,应当更内向些,而不能失之轻飘。尽管在“打盖”那场戏里也有一场怒不可遏的表演,但在分寸上与《临江会》中的表演是迥然不同的。正是由于我四哥对周瑜这个人物有透彻的理解,所以才能把周瑜演“活”了。其实,谁也没见过真的周瑜是什么样儿,但人们却能从盛兰创造的这一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中,确信三国时的这位风云人物就应当是他演出来的那个样子。

弄清戏理,不演糊涂戏
京剧《吕布与貂蝉》叶盛兰 饰 吕布、杜近芳 饰 貂蝉
《吕布与貂蝉》叶盛兰 饰 吕布、杜近芳 饰 貂蝉

  他演的吕布,虽然也是武小生,但与周瑜的演法则截然不同。吕布是个狂妄骄傲有勇无谋的匹夫之辈,并且贪恋酒色为非作歹。他在得势时飞扬跋扈为虎作伥,而在失败时则胆小如鼠、筋断骨折,是个没有志气的凡夫俗子。我四哥能准确地把吕布的这些特点演得活灵活现。我曾陪他合演过许多吕布戏,像《起布问探》《辕门射戟》《夺小沛》以及他后来演出的《吕布与貂蝉》(包括《人头会》《小宴》《大宴》《梳妆掷戟》与《白门楼》诸折),我陪他演剧中的王允。他不但自己对人物体会得深刻,而且还启发我,帮助我把戏演好。记得他曾帮我分析过王允这个人物,他说:王允不应当按正工老生演,因为这个人物谙熟官场的一切,是个八面玲珑的多变人物,他使用的“连环计”就是一条很狡黠的计策,演这个人物必须演出他性格的多侧面,既要演出他嫉恶如仇、主持正义的一面,又要演出他诡计多端、欺诈狡猾的一面,唯其如此,才能把一个饱经事故、多谋善变的政客面目勾画出来,而决不能把他演成一位刚直不阿的正面人物。他还对我说过:《吕布与貂蝉》这出戏以《白门楼》一折收尾是不合适的,因为时间跨度太大,中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可是从艺术上考虑不演这一折又不成,因为这折戏里有大段脍炙人口的唱段,如果不演是对不起观众的。后来他跟我商量:是否在前面的戏里给吕布加上一些唱段,免得让观众干等两个钟头才能听到他的精彩演唱。我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在理,便建议他在《小宴》一折里加唱一段〔娃娃调〕,作法是由王允趁吕布酒兴正浓时故意询问他在虎牢关与刘、关、张交战的事,于是才引起了吕布一段狂傲不羁不可一世的回忆来。这样的处理似乎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境和两个剧中人的性格:王允正是要用这种明知故问的办法激起吕布的骄傲情绪,使其飘飘然,进而才好设陷阱迷惑他;吕布在这个当口自卖自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先设计了六句唱儿,以后又增加到八句,最后唱到了十句。这段唱腔经过精心设计反复锤炼,终于成了一段脍炙人口的著名唱段,并被保留了下来。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我四哥对艺术有种锲而不舍执著探求的精神。他讲得好:“咱们可不能演糊涂戏。”

演什么,像什么;来什么,什么成

《八大锤》 叶盛兰 饰 陆文龙

  我四哥还特别擅长演小小生戏,这里说的小小生就是指近似娃娃生的小孩儿角色。记得我刚入科时,经常看他演《岳家庄》《双狮图》(《举鼎观画》)和《八大锤》等戏,他演的岳云、薛蛟和陆文龙既天真活泼又年少气盛。仅以《岳家庄》为例,当岳云的母亲李氏发现儿子偷着练习银锤技艺时,责打了他,岳云受责之后并不服气,当着母亲的面大哭了起来。我四哥表演的这场戏,哭得最好,他不是一般的掩面而泣,而是带着十足的孩子气向自己的亲生母亲不依不饶地撒娇使性,他那噘着小嘴、两眼斜睨、身子扭来扭去的小孩动作,把一个娇生惯养而又性格倔强的少年演得惟妙惟肖,每演及此,必然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又如他在《八大锤》饰演的陆文龙,不是按一般的武生或武小生的路子演,而是揉进了若干娃娃生的气质。与宋营众将酣战厮杀本来是件既残酷而又紧张的事情,而我四哥演来却异常松弛,好像并不是绷紧了弦在两军阵前与敌对垒,倒像是在自己的庭院里与自知武艺远逊于他的一群孩子们嬉闹戏耍。这样的表演,把陆文龙那种天真无邪、轻敌自信以及羽毛未丰时的不谙世事等的精神世界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了。
京剧《打侄上坟》
《打侄上坟》
马连良 饰 陈伯愚
叶盛兰 饰 陈大官
李洪福 饰 陈 志

  他演的穷生戏也很好,象《打侄上坟》(《状元谱》)中的陈大官、《豆汁记》(《鸿鸾禧》)里的莫稽,他演来都入木三分,把这些纨绔子弟的穷酸相表现得淋漓尽致。
京剧《奇双会》华慧麟 饰 李桂枝、叶盛兰 饰 赵宠
《奇双会》华慧麟 饰 李桂枝、叶盛兰 饰 赵宠

  他的昆曲底子也很深,《石秀探庄》《游园惊梦》等都是他的拿手剧目。他演吹腔戏《奇双会》中的赵宠或保童都非常精彩:在“写状”中他演赵宠,儒雅斯文潇洒自如,尤能把新婚燕尔时不可抑制的欢快情绪和对爱妻李桂枝的眷恋之情表达得亲切而自然;在“三拉”中他演保童,则又是另一副面孔,他能用真实而又夸张的表情,准确地把其与剧中各个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渲染出浓烈的喜剧气氛。(待续)

(陈绍武 整理)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