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闲话梨园

闲话梨园

纪念叶盛长先生诞辰百年

2022-07-30 08:52:44作者:孙佳良
提及叶盛长先生,人们的关注点大都集中在他梨园一叶的家庭出身以及反右时期的不幸遭遇,但我要说的是,叶盛长先生首先是一位京剧演员,是一位饶有成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我们对于叶盛长先生的缅怀与纪念还应着眼于他在国粹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
叶盛长
叶盛长先生(1922年7月29日-2001年6月6日)

文/孙佳良

      今天,2022年7月29日,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长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叶盛长先生是前辈艺术大家,出身梨园世家,其父叶春善是富连成社的奠基人、缔造人之一,兄叶盛章、叶盛兰,均是名动一时的梨园英豪。

       提及叶盛长先生,人们的关注点大都集中在他“梨园一叶”的家庭出身以及反右时期的不幸遭遇,但我要说的是,叶盛长先生首先是一位京剧演员,是一位饶有成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我们对于叶盛长先生的缅怀与纪念还应着眼于他在国粹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       叶春善老先生育有六女五子,五子中,从事京剧表演的有三人,即三子叶盛章工丑行、四子叶盛兰工小生,五子叶盛长工生行,次子叶荫章是鼓佬,唯有长子叶龙章是外行,可偏偏这一支的后人最不甘寂寞,近年来成为梨园界一大笑柄的“富连成”与“富连城”之争便是叶龙章这一支后人的杰作。(详见:富连成后人郑重声明,事出反常必有妖!)反倒是叶盛章、叶盛兰、叶盛长的后人虽然继承祖业,却没有过多的消费祖上,始终如一,兢兢业业的传承着国粹艺术,是艺术大家,也是齐家教子的典范。
叶盛长
       说到叶盛长先生在京剧传承上的贡献,我认为最突出的无疑是他对于“末行”的继承与发展。京剧舞台上的行当起初有十类,即: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因这十个行当都带网子,故也称“十头网子”,叶盛长先生的父亲,叶春善老先生在小荣椿科班学的就是“末行”,从这个角度来看,叶盛长先生真正意义上继承了父亲的艺术衣钵。末行扮演的是中老年男性角色,角色的社会地位较低,与生行在表演及扮戏上有不同之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髯口的不同,挂三(三缕胡须)为“生”,挂满(从耳朵到嘴巴能遮盖小半个脸的胡须)的为“末” ,《清风亭》里的张元秀、《四进士》里的宋世杰,《三打祝家庄》里的钟离老人都是“末行”应工,都挂白满。
叶盛长
《三打祝家庄》叶盛长饰钟离老人,叶金援饰石秀

       既然是“十头网子”,那为什么到现在就只剩下“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了呢,那是因为在那个京剧最为鼎盛的时期,老先生们都是一专多能,就以叶盛长先生来说,既可以挂三唱老生,也可以挂满来末行,且每一个行当、每一个人物都会通过不同的艺术处理给观众以不同的艺术享受,这是现下于魁智这类“千人一面”的演员所不能企及的。又比如王瑶卿先生,人们都说王瑶卿先生是花衫行当的创始人,但老先生却只说自己是唱“旦角”的,这一个“旦”可不得了,里面既包含了青衣、花旦,又包含了刀马、武旦、花衫,非止一专多能,简直无所不能,故而有一些行当就因老先生们艺术造诣的全面而合流一处了,但反观现在的演员,“一专”尚且不能够吃透,就遑论“多能”了。
叶盛长
       外国戏剧有“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说法,中国的戏班也有“一棵菜”的精神,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无论主角配角、戏份多少,都应认真去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这就是一个成熟职业演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叶盛长先生出身梨园世家,在组班唱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也曾挑班挂头牌,一出《群英会·借东风》下来,叶盛长先生前鲁肃后孔明,虽说观众反响很好,但叶盛长先生却深知自己的嗓音条件达不到长期挑大梁的程度,与其勉强从事,莫如好自为之,一个好的演员就要懂得扬长避短,量力而行,京剧演员的能耐要压着点活头儿,而不是能耐不够楞来,这是老先生们的智慧,值得当下的演员学习、反思,以北京京剧院退休的老生演员朱强为例,自身的条件、能耐都不够头路的资格,却偏偏要往头路挤,能耐压不住活头儿,反受其害。
叶盛长
       叶盛长先生在台上唱老生精彩,即便是来末行,也一样可以光芒万丈,就现存资料来看,无论是《翠屏山》里的杨雄、《乌龙院》里的宋江还是《群英会》里的诸葛亮(录音)叶先生都可以演绎的十分精彩、高级,演员有能耐,来什么是什么,演员没能耐,再冠以头路、头牌也是无济于事,现今的京剧界,不缺滥竽充数的“红花”,缺的是叶盛长先生一般有能耐的绿叶。我们纪念、学习叶盛长先生,学习的是什么?纪念的是什么?学习的就是叶先生的艺术经验、艺术眼光,纪念的就是叶先生的艺术成就以及他的艺术智慧,这恰恰是当下京剧演员最为欠缺的。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