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汉森和他的“意象脸谱”
2021-12-18 20:42:28作者:丽江读本News
梁汉森的父亲是扎根云南的老京剧艺术家,作为梨园世家的传承人,艺术家梁汉森不单是画家,还是导演、演员和制片人。他致力于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向世界,自始至终都守护着对国粹的珍惜,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将国粹的精神传递给大家。
梁汉森先生画展在丽江博物院展出期间,接受了丽江日报《丽江读本》的采访:
12月11日至12月15日,“百年百幅·大美丽江”梁汉森意象脸谱画派展览在丽江市博物院开展,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戏曲脸谱吸引广大市民与旅客。 作为梨园世家的传承人,艺术家梁汉森不单是画家,还是导演、演员和制片人。他致力于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向世界,自始至终都守护着对国粹的珍惜,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将国粹的精神传递给大家。
耳目一新的“国粹”
梁汉森的父亲是扎根云南的老京剧艺术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在7岁时便考上了云南大戏院京剧班,就此便开始了自己的京剧生涯。年幼的他不仅热爱京剧也很热爱绘画,这两份热爱也成就了现在的他。
梁汉森介绍本次画展以戏曲色彩学为依据,用戏曲脸谱的种类和颜色的文化符号,普及了中国京剧脸谱色彩的艺术风采和哲学意义。
画展一共展出了四个板块100幅作品,分别是“京剧脸谱象征意义的十一种颜色分类”“京剧脸谱的十三种类型”“水泊梁山好汉英雄系列”以及意象脸谱《钟馗》系列。 此次展览中,最特别的就是意象脸谱《钟馗》系列,是梁汉森在疫情防控期间创作的作品。当时,无法外出在家的他时常想着,要如何运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为战胜疫情加油打气。
钟馗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驱鬼辟邪的神,人们也常把钟馗当做门神。于是以“钟馗伏魔,迎战瘟神”为主题的抗疫英雄形象就此诞生。这二十幅钟馗画像结合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手势元素,“加油”“比心”一一跃然纸上。
与丽江不解的渊源
梁汉森与丽江的渊源不小。他曾先后在丽江拍摄过四部电影、电视剧,分别是1985年在丽江县拍摄的电影《奢香夫人》任副导演,1990年2月在华坪县拍摄的电视剧《大山里的傈家婚事》任制片人和导演,1995年在云杉坪拍摄的戏曲电视剧《南诏奉圣乐》以及1996年丽江地震后拍摄的电视剧《天地情》任制片人和导演。《天地情》影响巨大获丽江对外宣传特等奖。 说起初见丽江和再次回到丽江有什么样不同的感受,梁汉森感慨地说:“那时候的丽江还不像现在这样为大众所熟知,可是当我看到丽江的天和地是如此的苍茫,丽江的风景是那么美丽,便把丽江深深留在了心中。再次来到丽江,城市建设好了人们的生活好了,一切都焕然一新,可我还是会想起初见丽江时它的样子。”
1996年“2·3大地震”是所有丽江人都不会忘记的,梁汉森得知丽江发生大地震后,便在地震26天后来到丽江拍摄了电视剧《天地情》。他觉得,丽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在灾情中发生的故事也应该被人知道,被人记住。
未来,梁汉森将把丽江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画作当中,比如将玉龙雪山,东巴文字和图案,纳西古乐的乐器与戏曲脸谱融合到一起,他认为这样的融汇探索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他眼中的传统文化
在丽江,提起传统文化大家就会想到东巴文化,可是在梁汉森看来,丽江有很多山歌、老调是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又“独树一帜”的,也是属于丽江的优秀文化遗产。
说起传统文化,梁汉森很感慨,“当下年轻人都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可是传统文化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课题,会对年轻人产生很深远的影响,这是需要思考和急需改变的问题。”
梁汉森说,这些丽江的歌曲其实也是戏曲的表现形式,它们就如同纳西古乐一般需要被推广,被认知,纳西的古歌也可以发展成纳西戏剧,因为戏曲是不断创造出来的,不断发展出来,是根据需要不断成全出来的。目前,他已经在和丽江市文旅局报告,并已有了策划的思路,他希望丽江戏未来绽放光彩。 这次画展现场吸引了许多丽江市民前来观展,梁汉森希望丽江人民通过这次画展见识到中国汉文化代表之一的脸谱艺术,也希望大家能够受到更多的启发,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精神,从中提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去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本次画展的《钟馗》系列就是一个‘双创’的典型系列。我把钟馗的这个人物和京剧舞台上的形象结合起来,使人们能感受到他的内涵。钟馗是个历史传统人物,同时也是个京剧人物,人们用它来驱邪纳福,所以我便用他来和抗疫的各个阶段产生联系,使人们更多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创造我们的传统艺术,如何提高我们的公共服务意识,如何用新形式来展现新内容和时代合拍。”梁汉森说。
画展已落下帷幕,可是当今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有更多的新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让其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认识它,接受它。
未来,时代需要更多像梁汉森先生这样的思考,将传统文化通过新手法,新内容,新转换传递给普罗大众的艺术家,让大众以新的方式认识“老”的东西。
12月11日至12月15日,“百年百幅·大美丽江”梁汉森意象脸谱画派展览在丽江市博物院开展,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戏曲脸谱吸引广大市民与旅客。 作为梨园世家的传承人,艺术家梁汉森不单是画家,还是导演、演员和制片人。他致力于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向世界,自始至终都守护着对国粹的珍惜,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将国粹的精神传递给大家。
耳目一新的“国粹”
梁汉森的父亲是扎根云南的老京剧艺术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在7岁时便考上了云南大戏院京剧班,就此便开始了自己的京剧生涯。年幼的他不仅热爱京剧也很热爱绘画,这两份热爱也成就了现在的他。
梁汉森介绍本次画展以戏曲色彩学为依据,用戏曲脸谱的种类和颜色的文化符号,普及了中国京剧脸谱色彩的艺术风采和哲学意义。
画展一共展出了四个板块100幅作品,分别是“京剧脸谱象征意义的十一种颜色分类”“京剧脸谱的十三种类型”“水泊梁山好汉英雄系列”以及意象脸谱《钟馗》系列。 此次展览中,最特别的就是意象脸谱《钟馗》系列,是梁汉森在疫情防控期间创作的作品。当时,无法外出在家的他时常想着,要如何运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为战胜疫情加油打气。
钟馗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驱鬼辟邪的神,人们也常把钟馗当做门神。于是以“钟馗伏魔,迎战瘟神”为主题的抗疫英雄形象就此诞生。这二十幅钟馗画像结合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手势元素,“加油”“比心”一一跃然纸上。
与丽江不解的渊源
梁汉森与丽江的渊源不小。他曾先后在丽江拍摄过四部电影、电视剧,分别是1985年在丽江县拍摄的电影《奢香夫人》任副导演,1990年2月在华坪县拍摄的电视剧《大山里的傈家婚事》任制片人和导演,1995年在云杉坪拍摄的戏曲电视剧《南诏奉圣乐》以及1996年丽江地震后拍摄的电视剧《天地情》任制片人和导演。《天地情》影响巨大获丽江对外宣传特等奖。 说起初见丽江和再次回到丽江有什么样不同的感受,梁汉森感慨地说:“那时候的丽江还不像现在这样为大众所熟知,可是当我看到丽江的天和地是如此的苍茫,丽江的风景是那么美丽,便把丽江深深留在了心中。再次来到丽江,城市建设好了人们的生活好了,一切都焕然一新,可我还是会想起初见丽江时它的样子。”
1996年“2·3大地震”是所有丽江人都不会忘记的,梁汉森得知丽江发生大地震后,便在地震26天后来到丽江拍摄了电视剧《天地情》。他觉得,丽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在灾情中发生的故事也应该被人知道,被人记住。
未来,梁汉森将把丽江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画作当中,比如将玉龙雪山,东巴文字和图案,纳西古乐的乐器与戏曲脸谱融合到一起,他认为这样的融汇探索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他眼中的传统文化
在丽江,提起传统文化大家就会想到东巴文化,可是在梁汉森看来,丽江有很多山歌、老调是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又“独树一帜”的,也是属于丽江的优秀文化遗产。
说起传统文化,梁汉森很感慨,“当下年轻人都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可是传统文化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课题,会对年轻人产生很深远的影响,这是需要思考和急需改变的问题。”
梁汉森说,这些丽江的歌曲其实也是戏曲的表现形式,它们就如同纳西古乐一般需要被推广,被认知,纳西的古歌也可以发展成纳西戏剧,因为戏曲是不断创造出来的,不断发展出来,是根据需要不断成全出来的。目前,他已经在和丽江市文旅局报告,并已有了策划的思路,他希望丽江戏未来绽放光彩。 这次画展现场吸引了许多丽江市民前来观展,梁汉森希望丽江人民通过这次画展见识到中国汉文化代表之一的脸谱艺术,也希望大家能够受到更多的启发,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精神,从中提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去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本次画展的《钟馗》系列就是一个‘双创’的典型系列。我把钟馗的这个人物和京剧舞台上的形象结合起来,使人们能感受到他的内涵。钟馗是个历史传统人物,同时也是个京剧人物,人们用它来驱邪纳福,所以我便用他来和抗疫的各个阶段产生联系,使人们更多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创造我们的传统艺术,如何提高我们的公共服务意识,如何用新形式来展现新内容和时代合拍。”梁汉森说。
画展已落下帷幕,可是当今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有更多的新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让其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认识它,接受它。
未来,时代需要更多像梁汉森先生这样的思考,将传统文化通过新手法,新内容,新转换传递给普罗大众的艺术家,让大众以新的方式认识“老”的东西。
很赞哦! ()
- 上一篇
李小田:弘扬国粹,永不停步
保定市汉卿剧社社长李小田,毕业于保定戏校,少年专功武生戏,后传承文武老生,2012年是李小田社长发起源于保定市原地委小礼堂票房,组织文武场乐队带领票友每周活动,每年号召全市票房联谊活动一次,深受大家尊重和响应,届时河北电视台戏苑乡音栏目采访热播,中央电视台过把瘾栏目邀请演唱。
- 下一篇
新媒体助我弘扬国粹京剧,成为网络红人
进入新时代以后,新媒体崛起,传统媒体受到了严重冲击,我也曾一度仿徨,但很快调整了前行的方向,必须与时俱进,于是我玩起了微信,并建立了几千人的鹤龄朋友圈,中央各大主流媒体、新华报业集团、现代快报、扬州报业集团、扬州广电几百名社长、总编、处长、主任、骨干采编都在其内,大大拓宽了记者视野。
相关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