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师生同台续情缘 守正创新薪火传”上海戏剧学院新编京剧程派《墙头马上续情缘》亮相南湖
2023-05-06 19:48:37作者:上戏戏曲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新编京剧程派《墙头马上续情缘》根据元代戏剧家白朴《墙头马上》改编,描写了古代一对青年男女李千金与裴少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新编京剧程派《墙头马上续情缘》于5月3日,在嘉兴秀湖音乐厅精彩上演。作为2023南湖戏剧艺术节“1+10戏剧展”特邀展演剧目,该剧由戏曲学院院长、当代程派领军人物李佩红领衔,与青年学子李若溪、浦树等师生同台演绎。此次赴嘉兴演出,是戏曲学院京剧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可谓是几度“师生同台续情缘,守正创新薪火传”。目的就是体现学院“教演合一”的教学特色,培养学生舞台艺术的实践能力,同时让更多的百姓走近剧场,零距离欣赏高雅艺术。
该剧最早由李佩红院长于2014年创排首演于天津,创作团队强大,编剧王勇、导演白云明、唱腔设计万瑞兴等众多知名艺术家参与主创,该剧目一上演就受到业界广泛好评,整个舞台呈现了当代的审美特性,显得唯美自然,在如今京剧新剧目创作中可谓“守正创新”的成功典范,为程派剧目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后联袂“昆曲王子”张军于2018年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演出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201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全国校园京剧节中,上戏青年学子公演了青春版《墙头马上续情缘》。2021年,作为上戏戏曲学院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阶段性人才培养成果展演剧目,同时也是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文教结合工程、PT名师名家传艺计划项目汇报成果赴京展演剧目,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又一次上演了青春版《墙头马上续情缘》。这几次演出,反响非常强烈,受到各方专家、观众的肯定和鼓励!本次演出为了精益求精,经过了再度打磨。
京剧程派《墙头马上续情缘》根据元代戏剧家白朴《墙头马上》改编,描写了古代一对青年男女李千金与裴少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虽是新编戏,但很接地气,当晚台下的一些女性观众跟着“李千金”,一起闪着泪花、一起分享经历磨难后的幸福。该剧不同于传统剧目的演绎,尝试了新的演绎方式,唱腔、服装、舞美、道具带给了观众们一种新的审美感受,“你道情词寄与谁”曲词典雅,抑扬有致,极富程腔幽咽婉转特色。除了京昆融为一体的唱腔外,水袖、身段也着力体现程派飘逸、圆顺的风骨,观众为之眼前一亮。
此剧表演难度很大,本次出演的学生主演、配演都展现出了上戏青年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体现学院的“一棵菜”精神。观众们热情互动,现场掌声不断。该剧无论从人物塑造,舞台呈现,还是唱念做表的火候把握上,展现了以李佩红领衔的艺术家精湛的演技和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舞台新风貌。在艺术家“传帮带”下,学生敢于挑战新剧目,坚持守正创新的求艺精神。李若溪是学院大四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陈东炜是近几年优秀毕业生,戏曲艺术就是要不断的“续情缘”,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近几年,李佩红院长提出新时期戏曲拔尖人才培养的“五双”教育理念,即双大纲、双师资、双课堂、双桥梁和双身份,此次她亲自带领青年学子赴嘉兴南湖演出,正是该理念指导下校外实践的一次具体体现。
作为新编戏,《墙头马上续情缘》坚持了守正创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从名家版到青春版,再到此次名家和在校生同台演绎,各有韵味,彰显了独特的东方美学和艺术个性。此次担任主演的毕业生已经达到了专业院团的入团标准,实现了与院团精准对接,就业进团就能演。高等戏曲拔尖人才培养要扎根传统戏曲艺术,捕捉时代精神和脉搏,实现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传统戏曲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期待上戏戏曲学院日后可以推出更多原创的精品剧目,培养更多戏曲卓越人才。


此剧表演难度很大,本次出演的学生主演、配演都展现出了上戏青年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体现学院的“一棵菜”精神。观众们热情互动,现场掌声不断。该剧无论从人物塑造,舞台呈现,还是唱念做表的火候把握上,展现了以李佩红领衔的艺术家精湛的演技和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舞台新风貌。在艺术家“传帮带”下,学生敢于挑战新剧目,坚持守正创新的求艺精神。李若溪是学院大四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陈东炜是近几年优秀毕业生,戏曲艺术就是要不断的“续情缘”,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近几年,李佩红院长提出新时期戏曲拔尖人才培养的“五双”教育理念,即双大纲、双师资、双课堂、双桥梁和双身份,此次她亲自带领青年学子赴嘉兴南湖演出,正是该理念指导下校外实践的一次具体体现。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