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上大课堂

网上大课堂

深沉含蓄 雄浑豪放——介绍杨宝森的《文昭关》唱段

2022-05-07 07:05:36作者:李鸣盛 咚咚锵
杨派艺术风格高雅稳健大方,深沉含蓄,雄浑豪放。在演唱方面技艺精湛,造诣很深。这里我们仅就《文昭关》里的一轮明月照窗前这段唱腔,作一些初步探讨。几段〔快原板〕从节奏上说是一段比一段快,随着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逐步推向高潮。
京剧《文昭关》是杨宝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杨派艺术风格的一个剧目。杨先生比较擅长扮演那些落魄的英雄形象,像《碰碑》《洪羊洞》《骂曹》《卖马》《失空斩》等戏都是杨派的拿手杰作。

杨派艺术风格高雅稳健大方,深沉含蓄,雄浑豪放。在演唱方面技艺精湛,造诣很深。这里我们仅就《文昭关》里的“一轮明月照窗前”这段唱腔,作一些初步探讨。
京剧《文昭关》杨宝森 饰 伍子胥
京剧《文昭关》杨宝森 饰 伍子胥

  伍员在全家被害后,只身逃出樊城,路遇隐士东皋公将他留住后花园中,一连七日全无消息。因伍员与东皋公萍水相逢不摸底细,心情烦乱不安,感到前途渺茫。在这里唱的一段长达36句的唱段里面,杨先生设计了一组成套唱腔,其中包括一段〔慢三眼〕和四段〔快原板〕。这套唱腔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安排巧妙,别有新意。

伍员的主导思想是要到吴国借兵报仇。一切矛盾的发展变化全都围绕这条主线而展开。一句撕心裂肺的叫板“爹娘啊!”是为着〔慢三眼〕唱腔作铺垫,第一句“一轮明月照窗前”,在“明月”二字上杨先生用了一个较长的装饰音。当时的环境是万籁俱寂,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窗前。整个气氛突出一个“静”字。这个“静”正好与伍员像波涛翻滚一样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所以要唱得平稳舒展。“照窗前”的“前”字用了一个迂回婉转的唱腔,使它有一个较大的起伏跌宕,从而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下面“似箭穿”的“穿”字要唱得凄凉哀怨,把伍员那种如万箭穿心一样的痛苦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人们常说杨派唱腔有尺寸不能量,有分量不能约,就是表现在这些地方。如果唱得不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唱得过长等于画蛇添足。只有按杨先生的唱法才能恰到好处。底下有一连四个“我好比”,先生唱得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各有特色,不落窠臼。这里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先生在演唱时很少或者说不轻易使用虚字,如咿、呀、哪、哦等。一旦使用就要发挥它的作用,增加艺术感染力。在整段〔三眼〕中,只有“向谁言”的“言”字和“失舵的舟船”二处使用了虚字,其它地方一概不用。接着“思来想去”的“想”字用了一个上划音(想是上声字允许上划)。“肝肠断”的“肝”字从板上张嘴拖到末眼,胡琴还一个小垫头,我们从中眼唱“肠”字,“断”在板上唱摔到板上,胡琴再还个小垫头,然后再从中眼接唱,直到把全句唱完。这种板式的变化,先生运用的真是从容不迫,巧妙娴熟。这些小地方稍纵即逝,先生能这样处理使人感到:既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无论是从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还是演唱技巧的运用,或者板式的要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令人赞不绝口。
京剧《文昭关》杨宝森 饰 伍子胥
京剧《文昭关》杨宝森 饰 伍子胥
京剧文昭关
几段〔快原板〕从节奏上说是一段比一段快,随着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逐步推向高潮。每句唱词都要做到吐字清晰,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切忌含混拖沓。在第一、二两段〔原板〕中有二个〔哭头〕唱得高亢激昂,悲壮凄绝。真是叫人拍案称奇。二个〔哭头〕虽然要求很高,难度很大,可这正是两段〔原板〕的精华,如唱得不好将使整个唱段功亏一篑,成了无效劳动。〔原板〕的最后一段是全部唱段的高潮部分,由于速度最快,所以用气要均匀,三句唱词一气呵成。要像江河奔腾那样一泻千里。唱到“不杀平王”的“王”字戛然而止,急忙收住,这儿用的正是欲擒故纵的手法。“我的心怎甘”一句要唱得字字千斤,充满信心,有不报此仇誓不为人的英雄气概。(摘自 《人民戏剧》 1981年第1期)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