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家零距离

名家零距离

一世人生半世“程”——追忆程永江先生

2021-11-21 09:50:07作者:彭林刚
永江先生是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大师的幼子。生于梨园,从小耳濡目染以及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艺术禀赋,让儿时的永江先生就甚爱京剧。但儿时因学戏吃尽苦头的砚秋大师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再遭受同样悲惨的命运,坚决杜绝自己的子女接触京剧,甚至不许他们下后台、进剧场。

程永江先生


七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与程永江先生相识。与永江先生相识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其音容笑貌却始终深深镌刻于我的脑海,其高尚的品格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他对京剧“程派”艺术的执着追求令人无比敬仰。

永江先生是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大师的幼子。生于梨园,从小耳濡目染以及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艺术禀赋,让儿时的永江先生就甚爱京剧。但儿时因学戏吃尽苦头的砚秋大师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再遭受同样悲惨的命运,坚决杜绝自己的子女接触京剧,甚至不许他们下后台、进剧场。一度偷学老生的长子永光因此被送往法国留学。而对于有着绘画天分的幼子永江,砚秋大师则煞费苦心地将其安排随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习画。以后,永江先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52年毕业后赴苏联留学,在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史和美术理论,1959年毕业回国后,参与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重建工作,并担任系主任,还长期担任中亚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随程永江先生在北京青龙桥寻访程砚秋大师当年务农处

永江先生刻苦研究美术史,在美术理念研究方面造诣颇深,著有《古埃及美术考古发现史略》等。似乎注定与戏无缘了,然而1958年砚秋大师的突然离世改变了这一切。砚秋大师逝世时,永江先生正在苏联留学不能归国守孝。次年学成归国,其母果素瑛女士语重心长地对永江先生说:“你是家里唯一学文的孩子,程派艺术需要你来研究和发扬光大,以后一定要挑起研究程派的重任。”并托付永江先生处理程派一切事务,永江先生在潜心研究美术史专业的同时,转而又精研京剧程派艺术。此后一生,永江先生遵循程老夫人嘱托,扛起“程派”大旗,成为程派艺术代言人和守护神。

永江先生为人谦和,温文而雅,十分平易近人,同时又个性率真直爽,嫉恶如仇,颇具砚秋大师遗风。遇到有人拜访程砚秋故居,无论认识与否,永江先生总是亲自作陪,并一一讲解,这是何等的气度。每有新作发表前,永江先生慎之又慎,怕万一疏漏造成不可修补的遗憾,一定广泛征询修改意见。永江先生不仅自己坚持发表程派研究新作,还鼓励其他的程派研究者、专业程派演员和戏迷票友发表自己的研究学术论文。凡来征求修改意见者,不论是专家、演员还是戏迷,永江先生必然亲力亲为,用放大镜逐字逐句进行认真仔细地阅读和修改。永江先生身上所体现出的高风亮节,正是砚秋先生的一脉相传,受益于良好家风的浸润。
 
随程永江先生拜访李蔷华和李薇华老师
随程永江先生拜访梅葆玖老师

永江先生无时不刻不在关心着每一位在世程派传人及程研者,多方呼吁尽可能多的留些老艺术家的资料。同时还赴南京、上海、潍坊等地探访新艳秋、江新蓉、李蔷华、李芸秋等程派传人。又走访王家兴、姚慕楚、夏邦琦、朱权等戏曲研究者或程派名票。

获悉李玉茹老师病重住院,永江先生不仅亲赴上海探视,还委托沪上好友代为在其病榻前嘘寒问暖,直至玉茹老师谢世。2008年春天,永江先生三次赴沪上探问程派传人李蔷华,听蔷华老师聊艺术人生、说砚秋大师故事。我据此行经历发表了《超级程迷——走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一文。
 

拜访程砚秋先生故居,并与程永江先生合影


随程永江夫妇祭扫程砚秋大师

与程永江先生闲游北京颐和园
 
此外,对青年一代的程派传承者,永江先生更是殷切鼓励,与迟小秋、张火丁、李佩红等交流甚多,常常给予指导、关怀与支持。凡是青年演员演出、拜师等种种活动与仪式,逢请必到,即使身体偶有不适亦从不推辞,体现出名士风骨和谦逊本色。

对于程迷或程派崇拜者相邀交流、联欢、指导等,永江先生亦是不拒绝、不推辞。正是在这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力量的感召下,使追随程派艺术、程学研究者一生把研学“程派”作为奋斗的目标和神圣的使命,孜孜不倦,不断攀登巅峰。


随程永江先生深圳讲学并做示范演出
陪程永江先生昆明讲学并做示范演出
 
如果说砚秋大师开创的无与伦比的程派艺术永载史册,那么永江先生对程派艺术所作的贡献亦是无人比肩。

永江先生几十年潜心研究程派艺术,对程派的历史渊源和形成探幽考辨,并以文弘艺,出版有《程砚秋戏剧文集》、《程砚秋史事长编》、《程砚秋戏剧艺术三十讲》、《程砚秋日记》、《我的父亲程砚秋》等十余部程派研究专著,为程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程派”向“程学”演变打下了科学、翔实的理论基础。

为了弘扬、传播和发展程派艺术,永江先生的足迹几乎遍布祖国各地,将程派的种子播撒在大江南北。无论走到哪里讲学或参加电视访谈节目的录制,永江先生反复强调的是:学习程派要坚持原汁原味,要正本清源,要从源头学起,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我有幸随永江先生在北京、深圳、昆明等地演讲,担任示范演出嘉宾,向听众、观众展示程派艺术魅力,聆听永江先生谈砚秋大师的艺德品学,真切感受到程派艺术魅力所在,对于永江先生认真执著的精神更是肃然起敬。雷鸣般的掌声,是观众发自肺腑的对程派艺术的高度褒奖。


与程永江先生、江新蓉先生参加北京电视台“非常说名”栏目


随程永江先生杭州“咏秋社”讲学

永江先生总是关爱别人,牵挂程派,即使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是心系程派、关爱程派传人。

2014月5月开始,全国各地举办各种纪念程砚秋大师诞辰110周年活动,永江先生亲自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等工作,并亲临演出现场。谁知正当全国纪念活动正如火如荼之际,永江先生却溘然与世长辞,这是无法让人面对的现实,令人扼腕悲哀。

永江先生在世时始终惦记老艺术家的生活状况,始终关心着青年演员的成长,始终惦记着程派艺术的发展及程派研究专著的出版工作,直到病逝前,他还在案前奋笔耕耘。永江先生为程派艺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贡献了全部热血和精力。

如今,斯人已逝,大地悲哀,长歌当哭,但先生的音容宛在,永远镌刻在我心里,挥之不去,先生的风范长存!

“执着求索程学留后人,虔心修身风骨传当世”。这是永江先生追思会上的一副对联,我觉得这副对联堪称永江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也是先生最好的墓志铭。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