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闲话梨园

闲话梨园

麒门杰出弟子高百岁

2022-07-27 09:43:00作者:周笑先
高百岁,号智远,字幼斋,又名伯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北京。高并非梨园世家子弟,其父高立斋因无子而将胞弟高阔斋之次子于出生后数月即过继承祧而立为己嗣,取名百岁,有祝愿他长命百岁之意。高立斋酷爱戏曲,公余之暇,经常清唱几段戏曲以自娱。他常出入票房,为票友中之佼佼者。
高百岁
高百岁(1902—1969)

  高百岁,号智远,字幼斋,又名伯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1903年出生于北京。高并非梨园世家子弟,其父高立斋曾是清朝顺天府中一名抄写员,因无子而将胞弟高阔斋之次子于出生后数月即过继承祧而立为己嗣,取名百岁,有祝愿他长命百岁之意。高立斋酷爱戏曲,公余之暇,经常清唱几段戏曲以自娱。他常出入票房,为票友中之佼佼者。他不仅爱唱京剧,尤喜琢磨昆曲旦角艺术,常在家中按谱寻声而乐乐忘倦。高百岁幼年即随其父进入票房听戏,深受薰陶,对京剧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几位长辈的热心指教下,逐渐学会了许多京剧唱段,并经常在长辈面前引吭高唱,以天赋好、领悟快而受到长辈们的普遍赞许。高除了随其父去票房活动外,还对茶园内所演之皮影戏亦感兴趣。因皮影戏之坐唱多为京剧,故他每晚必去观看,直至深夜曲终散场后始返回家中。当时他是个刚刚6岁的小孩,在夜阑更深,行人稀少之际,穿越数条小胡同,在他那幼小心灵上不免产生了一点怕鬼情绪。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情绪,唯一的办法是放开嗓子大唱京剧唱段,一直唱到自家门口,这不仅仅为了壮胆,也复习了功课,足见其对京剧喜爱之深切。他这种学习京剧的浓厚兴趣,深为京剧名票吕正一先生所赞赏,欣然收为入室弟子。根据高百岁嗓音宏亮、韵味醇厚这一特点,乃亲授《锁五龙》《探阴山》等铜锤花脸戏。稍长,技艺与日俱进,由学唱逐渐到习演,经常粉墨登场,逐渐崭露头角于北京京剧舞台之上。一日,偶在北京丹桂茶园串演,竟与刘派创始人刘鸿声先生同台献艺,是日所演之剧目即为《锁五龙》,博得观众的大为喝彩,人们称为奇才。刘鸿声先生观后也大加赞许,同时又感到有点惋惜。他认为,以高百岁之优秀艺术素质,不宜学演净角,如果改习老生则更为适合。当即对其父高立斋建议,应对高百岁因才施教,趁早改习老生为好。高立斋乃同吕正一商议,吕先生接受刘鸿声之意见,乃聘请京剧名教师朱四龙(小名朱石头子,即著名小生朱素云之胞兄)为其教授“三斩”(《斩黄袍》《辕门斩子》《斩马谡》)“一碰”(《碰碑》)等老生戏,并由刘鸿声先生亲自指点了《斩黄袍》等刘派戏。出演之后,声誉大振,红遍京城,有“小刘鸿声”之美誉。12岁“带艺”入北京富连成搭班学艺,与马连良先生同科。所谓带艺入科,即是演员有一点艺术基础,中途插班入科。在富连成坐科两年之中均担任挑梁老生。出科后,14岁应上海丹桂第一台之聘,以头牌老生演出而轰动上海。同台演出者有周信芳、欧阳予倩等诸大名角。为了提携奖掖青年,周信芳、欧阳予倩两位先生甘心屈居二牌位置,并对高百岁之演技大加夸赞,而高对周信芳的表演艺术也崇拜之至。演期刚满,正值高出师之际,从此遂单独挑班演出,辗转巡回演出于天津、沈阳、哈尔滨、海参崴、安东、长春、吉林、营口、烟台、大连等地,所到之处受到广大戏曲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后逢变嗓期,遂改学文武老生及武生等剧目,嗓音恢复后,复至上海丹桂第一台、更新舞台、天蟾舞台等剧院演出献艺,仍然备受观众欢迎。25岁正式拜周信芳为师,专心学习麒派艺术,诸如麒派名剧《四进士》《追韩信》《徐策跑城》《打严嵩》《赵五娘》《乌龙院》等等,均为周信芳先生亲授,从而能得其精萃,演来颇具功力。对原来所演的刘派、谭派剧目如“三斩、一碰”《四郎探母》《打棍出箱》《击鼓骂曹》《逍遥津》《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等戏,仍坚持边演出边改进提高。高一向勤奋好学,对各派艺术兼收并蓄,广为师承,不断拓宽自己的戏路。如学习了汪(笑侬)派的《哭祖庙》《刀劈三关》《骂闫罗》,高(庆奎)派的《逍遥津》《辕门斩子》,潘月樵的《举鼎观画》《扫雪打碗》等剧目。还向一位不大出名的老艺人张月庭先生学了许多关公戏,使自己的上演剧目逐渐多彩丰富起来。
《潘金莲》周信芳 饰 武松、高百岁 饰 西门庆
《潘金莲》周信芳 饰 武松、高百岁 饰 西门庆

高20岁左右,与田汉、欧阳予倩等先生结为莫逆之交。1928年参加了由田汉组织的“南国社”,并与田汉、欧阳予倩等人一道发起了旧剧改良运动,曾与欧阳予倩、周信芳合作排演了由欧阳予倩编导的《潘金莲》。欧阳予倩饰潘金莲,周信芳饰武松,高百岁饰西门庆。这出戏从内容到形式都作了较大的突破,对京剧界及文艺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高还参加过话剧的演出活动,曾与周信芳一道参加过曹禺的名剧《雷雨》的排演,高扮演鲁大海一角。高还参加过电影活动,在《天涯歌女》中扮演一个学生。艺术生活颇为广阔多姿。

1938年,上海爆发了“八•一三”抗日战争,当时部份爱国志士奋起抗击日寇入侵上海,高参加了由田汉、夏衍等组织的《抗日救亡协会》,每日去电台作义务宣传,为前线抗日将士募捐,去医院慰劳伤员,还曾冒着生命危险,同田汉等人一道去四行仓库阵地前线慰问抗日战士。上海沦陷后,参加了周信芳先生组织的“扶风剧社”,与周合作创作排了新编历史剧,对激发民族精神,宣扬爱国思想,激励广大观众的抗战救国热情等,收到了显著效果。为此,遭到日伪的横蛮干涉而被迫停演,剧社遂告解散。高亦就此离开上海,巡回演出于江南各地,直至抗战胜利后,始得重返上海。

高回到上海时,又与周信芳合作演出于黄金大戏院,继续开展艺术创作与旧剧改良活动,曾创作排演了《林则徐》等戏,还与金素雯合作排演了由欧阳予倩编导的《同命鸳鸯》(即根据古诗《孔雀东南飞》创作而成)。1946年,曾与田汉、周信芳等人将上海京剧界之群众团体“艺友座谈会”进行改组,扩大范围,吸收话剧、电影界成员参加,改名为“文艺座谈会”,定期进行聚会,对京剧、话剧及电影艺术进行探讨。同时,还论及当时政局发展形势,后被人向上海警备司令部告密,高与周信芳同时遭到传讯,并勒令禁止活动。“文艺座谈会”遂被迫解散。后来田汉先生改变斗争形式,又组织“艺友票社”,高仍积极参加该社举办的各种活动。田汉在上海从事戏剧创作及开展革命活动,为了避开国民党当局的盯梢和迫害,特意秘密居住在高百岁住宅楼上,周扬同志也偶尔寄居高家,高长期为其提供生活方便并给予资助。后不料被上海警方察觉盯梢,并拟拘捕田汉,高及时通知田汉安全转移。高还参加了上海文艺界发起的反对艺人登记及“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签名活动。
京剧《斩经堂》高百岁
《斩经堂》高百岁 饰 吴汉

1948年,高百岁应汉口民众乐园大舞台之聘来汉演出9个月又去长沙大戏院演出,在长沙迎来了解放。1949年由武汉市文化局派人去长沙迎接高百岁返回武汉,参加筹建中南京剧工作团工作。由于高一向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热爱党、热爱新社会,在筹建工作中,处处起骨干带头作用,中南京剧工作团于1950年元月18日顺利宣告成立,由周信芳任总团长,高任副总团长兼第一团团长。1952年大行政区撤销,该团移交武汉市领导,高即任武汉市京剧团团长,直至逝世为止。在任职期间,他以身作则,积极工作,要求进步,克尽职守。在购买公债,捐献抗美援朝飞机大炮,参加腰鼓队上街宣传,带头减薪等方面,均为全团表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积极演出,努力为人民服务。曾赴海南岛、福建前线、衡阳等部队中慰问演出。还积极参加戏曲改革创新活动,参加排演了《三打祝家庄》《屈原》《十五贯》《亡蜀恨》《白毛女》《豹子湾战斗》《赠马》《柯山红日》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打祝家庄》获华东地区竞赛一等奖。高还挖掘整理了大批传统剧目,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尤其在唱腔方面,成就更为显著。高以“麒派”唱腔艺术为基础,吸收其他流派唱腔之精华,根据自己优越的天赋条件,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高派”唱腔艺术。“高派”唱腔特点表现为:朴质苍劲,深沉浑厚,平中见奇,寓巧于拙。在演唱中,严谨规矩,平稳酣畅,韵味醇厚,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尤以演老头儿戏著称。如《赵五娘》中之张广才、《三打祝家庄》中之钟离老人、《豹子湾战斗》中之朱老爷爷等,演来均有独创之处,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高百岁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曾赴苏联、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参观访问。曾任中共武汉市京剧团党总支委员、武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中南戏校校长、中国剧协理事、武汉剧协副主席。曾荣获全国观摩会演大会、中南地区戏曲会演、湖北省戏曲会演、武汉市戏曲会演多项奖状及防汛三等功臣。不幸于1968年6月23日“文革”期间含冤逝世,于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摘自 《武汉文史资料》 1994年02期)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