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闲话梨园

闲话梨园

李万春在《狮子楼》中的表演

2021-12-18 20:36:20作者:马铁汉
从《狮子楼》的表演,可以看出李万春善于开掘人物的心理活动,很能抓住观众,将观众带入戏里来。他善于运用戏曲程式和行当的特色来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因此,他演的武松给人留下了活生生的印象。
京剧艺术家李万春先生在六十多年的艺术生活里,不断对京剧表演艺术进行探索和革新,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今以《狮子楼》为例,谈一点印象和观感。

  武植被恶霸西门庆害死后,武松公干归来,并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一切。这时李万春的出场,态度是从容的。武松叫开家门,意外地发现潘金莲身穿重孝而又抹粉插花,李万春的表演是猛抓水袖,双手倒背,二目圆睁,打量潘金莲的装束,有一股逼人之势:“兄长得何病而亡?”“嫂嫂为何头戴鲜花?面搽脂粉?”念白用了严厉质问的语气。潘金莲掩面下场后,武松跪在灵前发誓:“看此情形,内中定有缘故,兄长若有冤枉,小弟定要与你冤冤相报!”语气坚定略带哀怨,从鲜明的节奏中,展示了武松的骨肉情感。

京剧《杀嫂》 李万春 饰 武松、毛世来 饰 潘金莲
京剧《杀嫂》 李万春 饰 武松、毛世来 饰 潘金莲

  在走访何九叔时,李万春的表演是脸色微沉,犀利的目光中略带希望,和颜悦色地请教兄长的死因。何九叔推说不知,武松问:“当真不知?”李万春念得语气和缓,目不转睛。潜台词很清楚,意思是:“不能吧,你想想看。”当何九叔二次推脱时,李万春用了一个小调度——下意识地往前拉了一下椅子,然后问:“果然不知?”声音微微颤抖,语气略带质问。当何九叔再三推脱时,他马上脸色一沉,改变了态度,气呼呼地说:“好!不知也好!”同时从靴筒里拔出短刀,顺手插于桌案,然后怒气冲冲地说:“俺有刀,你有命!若不实言,管叫你命丧刀下!”说着离开椅子,弓箭步一站,左手搂着水袖,右手紧握铁拳,瞠目闭口,气势凌人。何九叔惊慌地跌坐在地,一逼一惧,一高一矮,这一鲜明的对比使武松急于弄清事件真相的迫切心情得到了集中的表露。

  在这种情况下,何九叔不得不吐露真情。当何九叔唱〔四平调〕——叙述武大被害过程时,李万春的表演丝毫没有放松,他二目圆睁,注意倾听着每一句话,并做出了适当的反应,从而明确地展示出武松的任务,他不是来找何九叔的麻烦,而是急于查明兄长的死因,他虽然发了脾气,但没有把何九叔当作仇人,这一分寸掌握得相当适度。武松下场时,李万春有一组矫健、敏捷的动作,即施礼告别,撩袍,抬腿,转身,抓袖,节奏明快,形神兼备,把武松获得真情的喜悦和替兄报仇的决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除霸”之前一场戏的表演也相当出色。当武松二次被赃官责打后,在“乱锤”中,左手抚腿,退步上场,虽然背向观众,却使人感到其眼光怒视上场门内的公堂,同时右手指着前方,不断地颤抖。在这里,李万春的表演并没有采用一般的痛步和满面涂油的化装方法,使武松过分狼狈,而是让观众清楚地看到武松以最大的毅力抑制着疼痛和胸中的怒火,他的形体和自我感觉十分准确。当土兵说:“二爷,难道那西门庆比那景阳岗的猛虎还厉害不成?”一下子就提醒并激怒了武松。在这里,李万春采用了“静中有动”的反衬手法。他看到土兵情愿出面作证时,他立若青松,下定决心念道:“好朋友!刀来!”吐字发音既慢且狠,用手整整衣冠,准备拚杀,从外部动作看,似乎沉着、镇静,然而使人看到其内心的节奏相当紧张,好象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京剧《狮子楼》 李万春 饰 武松、李庆春 饰 西门庆​​​​​​​
京剧《狮子楼》 李万春 饰 武松、李庆春 饰 西门庆

  “酒楼”一场是戏的高潮。武松上楼后,西门庆先发制人,顺手将酒杯掷出,武松用单刀一抽,打飞了那只酒杯;西门庆立即掷来酒壶,武松单手接住马上又回击过去,打掉了西门庆的帽子(鸭尾巾)。这两个动作迅速而准确。老本中西门庆有这样四句话:“武二好大胆,上楼把爷赶,杀人要偿命,欠债也要还!”最后一句,不知所云,因为武松从来未欠过这位高利贷者的债,倒是他欠下了武松一笔血债。所以李万春演出时,便改为西门庆念:“武二好大胆,上楼把爷赶,杀人要偿命”武松接念:“欠债也要还!”台词合理了,既是反驳西门庆又表明自己此来的目的。

  开打后的一套夺刀,动作简洁、凝炼,或杀或砍,目的明确,武松钢刀脱手时,李万春的表演是更加警觉,他密切注视仇人的举止,迫使西门庆几次抢刀都未得逞,显得更符合生活逻辑,接着武松乘势用脚将钢刀挑起,落在手中。动作娴熟、利落,自然熨贴。不但点缀了搏斗的气氛,而且显示了武松的身手不凡。最后,武松手起刀落将西门庆砍倒在地,正当西门庆挣扎反扑时,武松又乘势一刀,结果了这一恶棍的性命。西门庆“僵尸”倒地后,武松怒目而视,同时一个转身、背刀,威武亮相。

  从《狮子楼》的表演,可以看出李万春善于开掘人物的心理活动,很能抓住观众,将观众带入戏里来。他善于运用戏曲程式和行当的特色来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因此,他演的武松给人留下了活生生的印象。

  (摘自 《戏剧报》1986年第2期)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