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闲话梨园

闲话梨园

赵炜:写在《张君秋年谱》付梓之后

2023-10-05 21:23:43作者:赵炜
从年前着手,历经寒暑,《君芳秋韵——张君秋舞台艺术年谱》终于付梓。《年谱》的内容以记录张君秋先生舞台演出实录为主,洋洋洒洒80余万字,详细地记载了张先生一生中的艺事活动。
编者按:
欣闻好友赵炜先生的又一部京剧艺术家艺术年谱——《君芳秋韵——张君秋先生舞台艺术年谱》即将问世,对于小编这样的张君秋艺术拥趸来说无疑是非常开心和值得期待的事。

小编与赵炜先生相交往二十年,彼此经常有艺术见解的交流印证,同时在艺术资料的挖掘甄别方面都尊崇严谨准确的态度。即将出版的《张君秋先生舞台艺术年谱》中,赵炜先生对原始资料的挖掘查找之细、之全,是以往任何张君秋研究资料所未见,这部《年谱》之全面而可靠,足资张派艺术研究者参考。
张君秋年谱
同样作为张君秋艺术的爱好者,深为赵炜先生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洋洋八十万言诚非唾手可得,须要沉下心来、身体力行落实在实干上。相信年谱的问世,必然为推动和张派艺术在正确的轨道上传播提供准确指引。

今年(2022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已经离世整整25年了。我喜欢京剧,更喜爱张君秋先生创造的“张派”声腔艺术。多年来,我不但尽数收集张老留下的音响资料,如痴如醉地欣赏、一秉虔诚地摹唱,更是孜孜不倦地收集、整理了不少“张派”艺术资料,其中不乏旧广告、节目单、杂志以及曲谱、剧本等书籍。每每念及张君秋先生为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艺术财富,心中便油然升起对张老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

随着这些年接触到的“张派”资料越来越多,我渐渐地发现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公开出版的一些文字资料中,有不少前后矛盾,甚至大相径庭的记载。如果说年代久远,作者把有些事的时间记岔了还有情可原。但是,我发现有些乱写的东西不断地被一些人断章取义,抄袭借鉴,如果这样以讹传讹,无论是对君秋先生的艺事历程还是艺术创作的描述,都会愈发离奇,有些“桥段”甚至逐渐演变成为传奇“故事”,张冠李戴、贻笑大方。究竟张君秋先生首次登台唱的什么戏?尚小云先生看过少年张君秋演唱《二进宫》像自己,就开始主动教他?张君秋是哪一年拜梅兰芳先生为师的呢?张派名剧《望江亭》是在上海首演引起轰动,消息又飞速传到了北京?《状元媒》的剧本是“走马换将”时汉剧名家赠给张君秋的……诸如此类记载,经过数次演绎已经有好多个“版本”了,后学者如果想从张君秋先生的从艺之路,去探究“张派”的形成与发展,去摸索一些艺术范畴内的启示,怕是只会越读越糊涂。

上述这些问题怕是不仅仅被我发现,但是一直没有人去静下心来研究。前些年为了纪念祖父毛世来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与爱人毛兰花费了近10年的时间,跑遍大半个中国的图书馆、档案馆,整理了祖父世来公的舞台艺术年谱。由于张先生和我们祖父年纪相仿,又共同荣膺京剧“四小名旦”,怹俩的艺术经历无论从年代、地域还是师承上,都有着太多的重合之处。在整理祖父资料的同时,我也留意的梳理了张君秋先生的艺术活动经历,张先生的演出广告、节目单、新闻报道等,粗略算来整理记录过数万条之多。面对着这些故纸堆,我渐渐萌生起也为张先生整理一本年谱的念头。为什么没有着手去做呢?众所周知,这种研究很费时费事,但未必能“赚到好”。尤其是对于圈内人士,《年谱》牵扯到的一些人和事,有些“个中玄机”怕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喜欢张先生的艺术,但不想纠结于一些无谓的纷争(尤其是一些家庭内部的)中去,所以一直没有开始动笔。
张君秋、李四广《女起解》
张君秋、李四广合演《女起解》

去年,浙江杭州的张派名票钟强先生,在公众号上推出了“纪念张君秋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文章,因为一些史料的问题,我俩常常研究讨论,哪怕是一次标志性演出、一张节目单、一次首演日期……都认真考究,细细推敲。针对张派名剧《彩楼记》的首演,以及1959年张君秋先生创排《西厢记》时的“创腔”特色等,我也写了一些文字在公众号上发表,得到了好多朋友的热情鼓励。大家建议我多写,我想既然多写,索性就把张先生的年谱整理出来吧,怎么说也能为后人留下一本资料集,供大家研究使用。这就是我动笔写这部《年谱》的初衷,仅此而已丝毫没有其他“杂念”。

从年前着手,历经寒暑,《君芳秋韵——张君秋舞台艺术年谱》终于付梓。《年谱》的内容以记录张君秋先生舞台演出实录为主,洋洋洒洒80余万字,详细地记载了张先生一生中的艺事活动。从张君秋先生1935年在北平华乐戏院,首次登台演出《三堂会审·监会团圆》开始,直到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时,张先生最后一次登台公演《龙凤呈祥·洞房》为止,怹55年间的10000余场演出记录尽述其中。这本《年谱》着重记录演出实录,除了详细地记载张君秋先生舞台演出的演出时间、演出剧目、演出地点、演出剧场、演出合作者和演出性质外,对于张先生学习和创编的部分剧目、以及首演时间也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证。这部《年谱》的写作以笔者收集整理的原始资料,如报纸广告、演出节目单等为重要依据。记载的演出信息几乎涉及了同时代所有的京剧名伶,因此具有一定的文献研究价值。同时,书稿后附张君秋先生一生演出过的京、昆剧目和生前所灌的唱片、录音的统计表,以及研究张君秋先生的重要书籍和主要参考文献,是对张先生一生演艺生涯的一次严谨而又真实的考证。

《年谱》的史料梳理过程,作者依据历史文献,认真地进行了核对校勘,并进行了严谨的科学考据式研究。在编辑的过程当中,尽可能地做到尊重史实、记述准确。但是涉及到一些艺术家的名字,亦或是一些剧目的名字时,由于年代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如有的人改了名字、人名或戏名中有同音字、形近字等等,遇到这种情况均以当时的节目单、或演出广告为准(错别字除外)。《年谱》中的一些地名,如“北京”、“武汉”,亦按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文字内容中分别记作“北平”或“北京”,“武汉”或“汉口”,在行文中就没有一一加以注释。

《年谱》的编排体式以“1957年张君秋率北京市京剧三团正式加盟北京京剧团”为分界点,前半部分主要记述张君秋早年搭班唱戏和自己挑班私人剧团的情况,后半部分则着重记述号称“天下第一团”的北京京剧团(1959年改制国营)的演出记录。因为张君秋先生搭班演出时间不长,并且相对固定,所以很有规律性可寻。自己挑班带团演出,虽然涉及到的一些合作者、配角儿等人员流动很大,但仍旧是可以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得明明白白;但是他参加北京京剧团以后就不一样了,排的新戏多,与另外三位团长合作的剧目也不少,再就是外出流动演出,涉及到的剧场更替、戏码顺序、演员交流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北京京剧团营业非常好,几乎天天日、夜两场,甚至夜戏分两包、三包甚至四包同时在不同的剧场开锣,所以这一时期的演出剧目很难一一罗列。我在编辑时尝试把表格细化,用这种方法梳理了北京京剧团1957年到1963年间近乎所有的演出记录。这样一来,上述的一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读者阅读时也可以一目了然。
张君秋、马连良、裘盛戎《赵氏孤儿》
张君秋、马连良、裘盛戎合演《赵氏孤儿》

对于小部分与张君秋先生艺事活动有关的新闻报道,或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评论文字(主要针对新编剧目)等,《年谱》作了简要的注释。但由于篇幅有限,一般不涉及长篇的剧评。有一些文字是从演出节目单或报纸上摘录的,反映了当时的演出风貌,以及观众对于新剧目的认可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谱》1954-1958年之间的记录,参考了北京京剧团老艺人朱金琴先生的生活札记。朱老出身梨园世家,是前辈武旦大家朱桂芳先生之子,早年间即与张君秋先生多有合作,尤其是解放后张君秋先生回国组团,朱老就没有离开过张先生左右,一直是剧团主要的配角演员。朱老从1954年起开始记札记,直到1988年退休之前,他如实地记录了自己参与的每一场演出,不仅记剧目、剧场、角色,甚至连每一场的收入情况都写的明明白白。1954年的北京京剧三团,以及后来1956年底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先生并团后的一些晚会、内部审查节目和慰问演出,朱老都详细记载,弥补了报纸广告的不足,弥足珍贵。这对于其他相关京剧名家的年谱整理,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宝贵资料。

面对这部书稿,我的心里久久地不能平静,心中满怀着深深的感激与感动。首先感谢师长、朋友们给我的热情鼓励与帮助:张君秋先生亲传弟子吴吟秋老师、张派资深名票郑光信、杨永树二位先生,多年来对笔者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京剧资料收藏家、我的老师陈志明先生、京剧史料研究学者刘鸿麟先生、京剧戏单收藏家钮季冬先生,为年谱的编写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素材;我的好友钟强先生,是资深张派研究学者,在年谱的写作中给我帮助很多,年谱中关于一些张派本戏的剧情、故事出处等的收集记录,渗透了不少钟老师的辛勤汗水;我的几位小朋友陈东炜、王超、雷翼鸣、蔡王波、李想、马庚新、杜鑫武和周晓文,都是青年才俊,他们或是网络高手,帮我找了很多网上的报纸资料,尤其是张君秋先生在香港的演出活动资料;或是帮我跑图书馆,补充了不少重要的文献空白,怎能不让我心怀感激?另外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们,为我们查找资料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正是大家的援助和支持,才使得年谱能够顺利出版,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因为张君秋先生走红的年代距今比较遥远,再加上近些年疫情严重,外出多有不便,好多史料的搜集难免有不完整、甚至出差错的地方。所以这本年谱只能算是个初稿。希望广大读者能给予诚恳的批评与指正,笔者不胜感激。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