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闲话梨园
-
昆曲二十年“非遗”保护实践
昆曲艺术在长达600年的发展进程中,依靠着“制度”带给戏曲的文化要求,无论是明代以来乐籍制度对于传统演艺人员的管理,还是“官腔”的艺术定位带给昆曲传播发展的契机,或是“官班”“官戏”让昆曲拥有官方职业份额,抑或是清代废除乐籍后让昆曲保持位列雅部的荣宠。
昆曲非遗 -
熠熠生光的袁派艺术
袁先生毕业于富连成世字科,在科时先学习过老生,出科后正式拜郝寿辰为师,袁世海的唱工和念白,具有叱咤风云、吞吐湖海的意境。叱咤风云是说他口劲上的峭拔苍劲,吞吐湖海是说他唱法上的广袤无垠。结合他那凝重大方的功架,矫健边式的身段,准确细致的表情,稳练干净的武功。
袁世海京剧袁派艺术梅兰芳 -
在弘扬张派艺术的路上再创辉煌 回忆梅兰芳金奖大赛
说起薛老师能够屡战屡胜获得戏曲艺术所有最高奖项真的离不开她的文学底蕴和艺术修养,薛老师出身于书香门第梨园世家,由于家学渊博,她对塑造人物有独到的分析,对历史渊源深入考究,是个唱明白戏的人,再加上母亲的培养教育,亲自监督指导,恩师在艺术盛年对她的培养教育。
梅兰芳金奖大赛京剧张派薛亚萍 -
谈谈京剧老生形象
纵观老生行当脚色形成的历史,它呈现出不断调整形象以趋向正面化的特点,士人、君子的形象是随着老生行当脚色的发展、演进而被逐渐凸显出来的。以传统士人君子为原型的老生行是由一系列指向稳定而鲜明的具体人物形象群建构起来的,继承了元杂剧、明传奇末行、正生扮演“公忠者”正面形象的特点,具体来看,主要由三大类构成。
京剧老生老生行 -
海派京剧的前世今生 ——有多少绝活可以重来
如果说北派是工笔画,我们海派就是泼墨画。夸张、奔放,看海派戏永远不会打瞌睡。除了唱,海派的绝活更集中体现在做表方面,特别是武打技巧独步海内。当代武王厉慧良将自己的艺术归纳为“南功北戏”。厉慧良一辈子唱的都是京朝派传统剧目,但南方对于武功的严格要求,深深影响了他。
海派京剧白玉昆京剧绝活 -
京剧《武家坡》唱词有感
我特别敬佩马连良先生。当年马连良先生演武家坡时,当王宝钏说“说得清来重相见,说不明来也枉然”后,薛平贵的唱词是:“(导板)二月二日龙抬头,(原板)王三姐打扮彩楼前。那王孙公子千千万,彩球单打平贵男。夫妻们重把(流水)相府转,你的父一见怒冲冠。
京剧武家坡京剧唱词 -
红氍毹上凯歌亮——京剧青年马派老生张凯专场观后
马派唱念并重,做更是亮点。《四进士》的“盗书”,《春秋笔》的“杀驿”,及集马派艺术之大成的《赵氏孤儿》等,都有极为出色的表现。据说,学余派的王珮瑜就专门向马派优秀传人张学津先生学过做派。
马连良马派老生张凯 审潘洪甘露寺 -
李万春在《狮子楼》中的表演
从《狮子楼》的表演,可以看出李万春善于开掘人物的心理活动,很能抓住观众,将观众带入戏里来。他善于运用戏曲程式和行当的特色来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因此,他演的武松给人留下了活生生的印象。
京剧狮子楼李万春李庆春毛世来 -
关于国粹京剧的一些思考
听京剧电视大奖赛某些评委和主持人常常倾向于说京剧对于传播历史知识尤其是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是多么多么的重要,促使我不能不说出我一直想说的话,也许正因为出于对国粹的衷心爱护,特别是为更好地从正面宣传其真正值得弘扬的东西,才应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正确认识京剧作为国粹的价值所在。
国粹京剧京剧爱好者娃娃票友 -
上海最后的男旦很寂寞 身体比女性还要柔软
如果说上海尚可被称为拥有京剧男旦的城市,那便是因为牟元笛的存在。这位1983年出生的尚派男旦,不仅是尚派第三代唯一的男旦,也是上海唯一的现役男旦。在过去很多年,男旦作为京剧曾经无比辉煌的一个行当,因为过去几十年的偏见和以男扮女所要经历的种种疼痛艰难,正在走向一种微妙的境地。
男旦京剧男旦牟元笛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首页/栏目广告位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