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闲话梨园

闲话梨园

京剧名家王长山

2024-01-06 21:17:03作者:李天安 张玉笙
王长山,北京市西城区牛街人,少儿时入《荣春社》学艺,武生开蒙,习练各种功法。出科后搭班演出,闯荡江湖,艺多不压身,逐渐饰演文武老生,兼演猴戏,在东北一带有了名气,解放后加入辽宁省阜新市京剧团。
京剧名家王长山
作者: 张玉笙

在京剧《节振国》的演出人物【群英谱】的系列文章中,我分集写下了京剧名宿徐荣奎、张海涛、周杰英等前辈名家,也写了复排《节振国》的主演京剧表演艺术家郭新华、孙国良、马占明三位已退休的名家。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在电影《节振国》中二号人物“胡志发”的饰演者京剧大家王长山先生。

徐荣奎先生的 “同门师弟” 王长山先生,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辽宁省阜新市京剧团加盟到唐山市京剧团的。王长山在《节振国》中扮演中共地下党的胡志发,老生行当。当节振国与胡志发对唱时,为了让两个老生有所区别,王长山在 “唱、念”上利用武生行当特有的“刚”音,跟花脸的“虎” 音结合再一起,从音色上塑造出一个既不同于老生又不同于武生表现形式,这样一个人物来,神来之笔,悦耳动听。

胡志发邦助节振国提高认识,不断进步,是节振国的“指路人”,二个人在罢工初期反复沟通,斗争之中商讨对策,杨大娘家中畅谈前景,二个人唱、念、演,配合默契,天衣无缝。这两位“同门师兄弟”,从小就在一齐练功演出,相伴长大,这次在《节振国》剧中,对手表演,真情实意,成为一段梨园佳话。

在剧中,被压迫的煤矿工人“家家无有隔夜粮”,饥寒交迫,群情激愤,工友们要来 “ 抢煤场,度灾年”,反动势力调动了大批“矿警队”,荷枪实弹,准备镇压。在这万分危机的关健时刻,胡志发疾声高呼: 矿警们,矿警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几百个字的大段念白喷泄而出,一句紧压一句,动人心弦,令人不忍,制止了很可能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王长山的这段疾风暴雨式的念白既有传统京剧的贯囗技巧,又借鉴了“话剧”生活化的“语言”倾诉,情真意切,高屋建瓴,喷泄而出,直击心扉。“念白”后面又跟唱起“快板” : 毛子鬼子心肠狠,调转枪口急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段念白一气呵成,艺术冲击力极强,为京剧现代戏的“念白”表演设立了一个出色的典范。

王长山,京剧名家王长山,为了更全面了解王长山的艺术之路,我只能在《百度》上进行了反复查询,结果是大失所望。《百度》上的王长山,仅仅是有电影【节振国】的条目里才有王长山,除此之外,没有一丝一亳有用的资料。在《梨园百年锁记》上,仅有“王长山”三个字。
京剧《节振国》剧照
京剧《节振国》剧照,右张海涛饰演节振国;左王长山饰演胡志发

在《百度》里根本什么也查不到,看着这《梨园百年锁记》上仅仅显示的“王长山”三个字,空白无力,奈何,奈何!想问剧团要一张王长山演出的剧照,结果是一张都没有,按说在地震之后,王长山老师也主演过几部大戏啊,怎么落了个白茫茫的真干净,这一切的一切让人感觉一丝苦涩。

一位有过贡献的老艺术家,竟然连一个字的记录都没有留下,可叹,可叹。此时很理解候宝林那句叫板: “苦哇……”。

下面由我简单介绍一下王长山老师吧。

王长山,北京市西城区“牛街”人,生于1931年,卒于2015年,享年84岁。少儿时入《荣春社》学艺,武生开蒙,习练各种功法。出科后搭班演出,闯荡江湖,艺多不压身,逐渐饰演“文武老生”,兼演“猴戏”,在东北一带有了名气,解放后加入辽宁省阜新市京剧团。这个剧团有毕谷云、王长山、周承志、张和元等京剧名家。

王长山老师是“荣春社”的正宗武生出身,长靠短打皆能,常演剧目有:《三岔口》、《白水滩》、《长板坡》、《挑滑车》、《伐子都》、《蒋伯芳棍扫萧金台》、从《天产石猴》到《大闹天宫》,还能反串“开口跳”,并且承担过多部京剧的导演,可谓是“一专多能”的老先生。

王长山祖藉北京,在阜新工作探亲不大方便。唐山的开滦名票李茵华与王长山是挚友,李茵华劝王长山调到唐山来,这离北京近呀,四个小时能到,方便多了。唐山团还有徐荣奎,王荣良,任喜春等《荣春社》的同门师兄弟,所以经过一系列的操作,王长山老师终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调到了唐山市京剧团,直接参加《节振国》一剧的演出,出色的塑造出胡志发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得到大家的好评。

地震之后,1980年唐山市京剧团复排的《节振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次复排是由王长山先生导演。按照电影《节振国》的路子复排。由优秀的中年骨干演员郭新华先生主演了节振国。复排的演员阵容整齐,重现了原剧的神韵,再现剧团当年的风采。

王长山老师执导的  1980年 复排的京剧《节振国》,创下了一个 “演出场次” 的历史纪录。

唐山市京剧团应“开滦煤矿党委”的邀请,《节振国》剧组要到有四十多万人口的 “开滦煤矿的七个大矿区” 作巡迴演出,要让所有的煤矿工友们都看到这出戏。为了作到普及,有时候一天要演两场戏,此次巡演共计演出了四十余场,受到了开滦煤矿工人和众多矿工家属们的热烈欢迎。

后来,王长山老师又导演过《三打白骨精》,《武松与潘金莲》等剧目。

地震之后,唐山市京剧团排演的第一出“传统戏”是 :《龙凤呈祥》,

周瑜由王长山先生饰演,张飞由冯振华饰演,孙尚香是耿芩秋饰演,乔玄是张海涛饰演,刘备是郭新华饰演。赵云是张少东饰演,孙权是赵志彬饰演。

记得当时耿苓秋讲,她们在上饶演此剧时,走的是“南派”路子,“甘露寺”使用过“五音联弹”,吴国太,乔国老,孙权,刘备,赵云,贾化,都有“鱼咬尾”的联唱,曲调有些类似“高拨子”原板的韵味,很好听,也很热闹的,可惜这路子没办成。后来辽宁省沈阳市的常东演的《驱车战将》,戏里的南宫长万,母亲,鲁王,就有“五音联弹”。

唐山的《龙凤逞祥》,在表演上与别的剧团有些不同 。梨园界,同样的一出戏,因为主演的特色、功力、戏路不同,表演精彩,更是引人注目。

唐山团的“柴桑关”,因为王长山的武生艺术杰出,增加了周瑜的戏份,其重点一是“起霸”、二是“下高”。

王长山的“起霸”干净利落、准确疾速,“翻身儿、踢腿、旋转”,一气呵成,天衣无缝。整个“起霸”集“手、眼、身、法、步” 诸功为一体,精神饱满,不怒自威,确实令人赞叹。

 在《柴桑关》中王长山饰演的周瑜可不是在“九龙口”上仅作“亮相”了之。而是要爬到“三张桌”上以“台漫”跟斗翻下来。王长山身穿硬靠,内衬胖襖,头戴翎子,足穿厚底,这衣“行头”就有二十来斤。只见王长山老师从二米多高的台上翻下来,这是“真功夫,硬本领”,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工架优美、稳重端庄。观众看得惊心动魄,报以热烈掌声和叫好声。
京剧名家王长山
那一年王长山老师已是年近半百之人,厚底硬靠, “三张” 翻下,为唐山京剧团创造了一个纪录,起码在这个年龄段上至今无人破此纪录。

1981年11月,王长山先生反串丑行,主演了《巧县官》,一时好评如潮。冯振华(大老九)说;“玉笙,这出戏,你可得写一写呀”,我说好吧,文章在“唐山劳动日报”上刊发,这是四十三年前的事了。
现把原文呈现如下:

值得称道的“巧县官”     
京剧《巧县官》观后感   

张玉笙 

唐山市京剧团演出的《巧县官》阵容整齐,表演风趣。好戏,演得好,受到观众的称道。《巧县官》全剧突出了一个“巧”字,这个小官在戏中表现为有胆有智,执法不阿,敢斗权贵,有智者,巧运心机,因势利导。这个人物感情丰富,内心活动复杂很有戏作。他虽然掌握案情,也想秉公而断,却又想到“海瑞进真言,后来被罢官”,“包公斩驸马,高官有重权”,“寇准审潘杨,背后有靠山”,叹出了“我这个官小难断”的矛盾心情,所以只好巧妙地利用洪府家庭内部矛盾,寻出明断妙法,为蒙冤者伸冤,并成就一桩好婚事,收到了喜剧效果。

扮演县官的演员王长山虽年过半百,但仍嗓音洪亮,念白层次分明,明快清晰,节奏感强。他演出情绪饱满,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深得观众好评。在与皇姨问答时,他的道白从缓到急,吐字如珠,逐步形成高潮。最后皇姨问道“你若贪赃枉法”时,县官答道:“我断子绝孙”。王长山念的这六个字,铿锵有力,感情灿烈,准确地表达了这个清官的感情,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在皇姨诉说搜楼缘由时,二十多行的大段数板,发出清脆刚润,咬字轻重适度,从“尊声皇姨听我言”开始,到“此案不明断,我死也不甘心”逐渐加快,到“我不怕”时,一字一句,顿挫有致,抒发了“为给百姓来伸冤”的脉络,以念白传出人物之“神”,同时深化主题。

在这出戏里王长山显露自如的腰腿功夫,对于表达人物的感情,增色不少。在跑驴时,上身挺稳,步伐(法)灵活,一放一收,很有棱角,表演得即风趣,又富于美感;在边舞边唱时,口唱“一溜小跑一溜风”,伴着“走马锣鼓”,反蹦子过去扑虎卧倒,干净洗练,恰当地描绘了县官救人的激情;末场上圈椅时的表演也和精彩,面对豪强,转腿横身,冷眼相看,入木三分表现了县官此时此刻的心情,似乎在说:“国舅,我可不是怕你呀”,以鲜明的动作,描绘人物特定的内在感情,作到发于内而形于外,把人物演的很有份量。

此外,郭学文演的国舅、也不温不火,很见功力,他把这个目无王法的恶棍,演的既狂妄愚蠢,又不失皇贵身份,举手投足都有分寸。这出戏置景简练,用剧中仆人搬椅抬桌,让剧中人报告休息,闭幕,既自然诙谐,又节约时间,净化了舞台,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京剧名家王长山,一生演出过各种各样的戏曲人物,身份、行当差异很大,但是都能演的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丰满。现在回忆起来,依稀有两个人物记忆深刻,一是钱守维,二是武松。

在唐山京剧团排《海港》时,王长山饰演的钱守维,在码头上看守仓库,一个底层的小职员,却是打扮的干干净净,有意与工人作出区别。王长山的表演松驰自然,拿捏准确,演出了一个不负责任的旧职员,其表演水平甚至超过了艾世菊先生。

王长山饰演的武松,从“景阳岗”到“狮子楼”。那一天我是专门坐在“条幕”边傍近距离的观看表演,王长山与王荣良的“武松”表演各有不同,各有特色。当年王长山也是年龄大了,全剧落幕后,一下子就倒在了台上,学生们急忙向前,老了就是老了,以后几乎没再登台了。

记得王荣良过世之时,王长山,洪影,曹旭良,我们几个闲聊,王长山说:在 “荣春社” 作科时,荣良师哥暗里练形意拳,打架很猛,“牛街”一带,名头响亮。我们小师弟受委屈时,总是荣良师哥出头摆平,可叹!人生如梦,驾归道山。

老友们逐渐都走了,带走了一身技艺,带走了人们的回忆。但是,前辈们创作的经典艺术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