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闲话梨园

闲话梨园

京剧为什么能在烟台兴起

2021-12-12 22:08:44作者:刘向东
烟台是个小城市,但为什么历史上会有那么多的京剧大家会纷至沓来?今天我们所说的烟台京剧码头就是出现在晚清时期京剧繁荣的一个例证。翻开烟台的京剧历史,就会看到:京剧在京津以外地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京剧始于清朝嘉庆,成于道光、咸丰,兴于其后。清末民初,京剧通过京、津戏班在全国各地的流动演出,广为传播,成为大众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京剧流传到地方,不同地域因经济、文化等历史条件差异,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京剧也因为人们的喜爱,从观摩、学习,到摹演,民间票房和戏班大兴其道,逐渐形成了京剧伶界和票界联动演绎共促发展的模式。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地域的差别,京剧也是差异化发展。发展最早和最繁荣的当属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其他地方也都有着从兴起到发展的历史。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京剧的发展水平也相对高一些。
清末烟台海边
清末烟台海边

今天我们所说的“烟台京剧码头”就是出现在晚清时期京剧繁荣的一个例证。翻开烟台的京剧历史,就会看到:京剧在京津以外地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烟台是个小城市,但为什么历史上会有那么多的京剧大家会纷至沓来?

烟台是京剧继传入天津和保定之后,最早的传入的城市之一(1852年传入烟台的莱阳)。京剧在烟台芝罘区(老市区),于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十分繁荣时期。在前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大量的京津名伶,赴烟台演出,留下了广为人知的史料和京剧故事。凸显了京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地方兴起的历史脉络。

开埠后社会经济发展对京剧文化传播的影响

烟台自1861年开埠以后,港口、海关、航运、贸易、社会、文化等产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制度从过去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随着英、美、法、俄、德、日、意等十七个国家在烟台设立领事馆,烟台的港口、海运经济和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在光绪末年烟台港已经成为山东省内第一大航运码头(1900年年吞吐量300万吨)。烟台的社会发展也从清初期至光绪末年,从万人小镇发展为一个近十万人的城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烟台民族工业兴起,1892年张弼士创建张裕公司,成为这一时期闻名遐迩的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造锁和钟表工业也成为了全国的龙头企业。

随着商贸经济的发展,海运码头业务量增多,由此衍生了大量的船帮和商会。其时:鲁、晋、闽、粤等地的商家纷纷赴烟经商,福建会馆内门联写到“熙朝崇祀典鲁晋闽并分一席,湄岛现慈航江河海普護千艘”,是对当时的商业和航运的真实写照。随着商家的成长,烟台京剧的发展有了物质基础,一些喜欢京剧的商家、船帮和大户人家,从喜欢京剧到开始对京剧进行投入,因此“会仙茶楼”、“丹桂戏院”、“瀛洲戏院”、“群仙戏院”、“福建会馆”等相继建立,为烟台码头建起了京剧发展的硬件,也使京剧从早期的席蓬演出进入了厅堂。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文化需求,而京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艺术形式,深受观众喜爱,大家愿意看戏消费,这为大量的京剧演出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京剧传入的便利条件

烟台地处京、津的海上大门,随着开埠,烟台成为北方海上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京、津地区通往东南沿海各地的主要通道,从北京、天津去上海等地的商船,经过烟台,遇到风浪就要驻留烟台,随行戏班在驻留期间,就在烟台搭棚演出,史称“挂口子”。大批京、津名伶在南下期间,大多顺路在烟台演出,久之,培植了良好的京剧市场,这也是烟台形成京剧码头的一个独有的历史条件。

特别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社会动荡,戏班在京城难以为继,纷纷离开京城,到外地进行演出,以求生存。到1909年,清朝两宫(光绪和慈禧)相继薨亡,国丧期间,不许动响器,更有大批京津名伶,搭班赴烟台演戏。沿后数十年间,陆续到烟台演出的京剧名伶有恩晓峰、双阔亭、朱素云、颜宝恒、路三宝、贵俊卿、马德成、李吉瑞、小达子、李鑫富、小孟七、杨瑞亭、冯子和、绿牡丹、白玉昆、花玉莲、林颦卿、小杨月楼、周信芳、王灵珠、郝寿臣、张少甫、孙菊仙、汪桂芬、陈德霖、金少山、程砚秋、薛凤池、杨四立、王又宸、荀慧生、尚小云、马连良、周信芳、尚和玉、汪笑侬、黃润卿?、高庆奎、龚云甫、盖春来、唐韵笙等等。据《京剧烟台》记载,在“一百五十多年间包括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在内的历代京剧名家都曾到烟台来演出过,总数逾五百五十人之多,其中有三十二个京剧流派创始人,还有五十多位京剧名家曾在烟台长期居住”。

民国初期,芝罘区(老烟台城区)每天竟有三大戏院天天客满。在烟台演出有钱挣,票房收入髙,因此全国的名家才愿意来。所谓历代京剧名家都来过烟台演出,这是原因之一,即:有观众,有钱赚。

名伶们的到来,使烟台观众和票友得到长期艺术熏陶,欣赏水平和演唱水平不断提高,大批票友和自发成立的戏班,十分活跃,使京剧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传播,京剧在烟台成为当时十分流行的社会主流文化生活。社会上也留下了:“烟台京剧难唱”和票界“打着灯笼看戏”等传说。

民间京剧组织的活跃加快了京剧的传播和普及

从1898年开始,天津“鸣凤班”的白文奎、小长奎等人到烟台演出,使烟台芝罘区(老烟台市区)开始出现专业的京剧活动。此后,烟台京剧越来越火。

从1900年以后,热衷于京剧的戏迷和票友,积极兴办庆春堂(1903年)、洪兴堂(1908年)等,民间自发成立了京剧票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同乐处、曲家班、许家班等。                                                                                                                                                                                                                                                                                            由于这些戏班的出现,烟台京剧在民国时期,呈现了“村村唱大戏,处处听皮黄”的情形。京剧在烟台群众性的普及和传播,为京剧码头的繁荣,铺垫了深厚的土壤。

据《京剧烟台》记载:“芝罘区的京剧,到1896年前后才传入,可谓一夜之间,满城戏迷从天而降,令人有些不可思议。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京剧早在1852年(咸丰二年)就先传入烟台的莱阳,经过44年在烟台乡间的发展,己形成京剧热土,痴迷京剧的群体己经很庞大,后来随着烟台的开埠,乡间这些戏迷又移民烟台城,这便是戏迷犹如天降一般的原因。烟台京剧发展的历史,是在胶东民间先扎根,形成广泛的普及和热土,而后形成包围城市之态势。为什么京剧一旦传入芝罘区,短时间就形成辉煌,大江南北皆称“京、津、烟”而不是后来的京、津、沪,那是因为烟台的开埠,资本主义引烟台一时经济繁荣,所谓京剧码头就是在经济发达的芝罘区形成,而非在1852年传入的莱阳或1861年传入的海阳”。

京剧作为传统艺术,是晚清到民国时期民众主要的社会文化需求,是人们文化情趣的载体,因此能够兴盛。因为有清廷对京剧的重视,所以产生了人们对这一艺术的趋之若鹜;而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京剧传播的必要物质基础;便利的地域条件也是京剧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京剧在烟台之所以能够兴起,正因为这些条件都能够同时存在,因此才会形成“京剧码头”。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京昆艺术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