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网

闲话梨园

戏迷票友发表自己的看法,沟通交流。

闲话梨园

  • 京剧界的“三绝”:杭子和先生的司鼓,到底好在哪里?

    京剧界的“三绝”:杭子和先生的司鼓,到底好在哪里?

    杭子和先生司鼓,到底好在哪里呢?内行评说:他的鼓,打得非常简洁,键(鼓棰子)无虚发,一下就是一下,恰恰打在演唱者的节骨眼上。两手腕力匀称而浑厚圆足。

  • 纪念叶盛长先生诞辰百年

    纪念叶盛长先生诞辰百年

    提及叶盛长先生,人们的关注点大都集中在他梨园一叶的家庭出身以及反右时期的不幸遭遇,但我要说的是,叶盛长先生首先是一位京剧演员,是一位饶有成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我们对于叶盛长先生的缅怀与纪念还应着眼于他在国粹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

  • 麒门杰出弟子高百岁

    麒门杰出弟子高百岁

    高百岁,号智远,字幼斋,又名伯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北京。高并非梨园世家子弟,其父高立斋因无子而将胞弟高阔斋之次子于出生后数月即过继承祧而立为己嗣,取名百岁,有祝愿他长命百岁之意。高立斋酷爱戏曲,公余之暇,经常清唱几段戏曲以自娱。他常出入票房,为票友中之佼佼者。

  • 闲话俞振飞

    闲话俞振飞

    抗战期间,有一段时间俞振飞基本不唱戏了,学做生意。抗战胜利之后,梅兰芳先生恢复演出,再次请俞振飞出山合作。在抗战前,梅曾向俞学过昆曲,并在义演中合作演出过,此时俞就加入了梅剧团。

  • 听李世芳戏的印象

    听李世芳戏的印象

    李世芳的戏,我看得很少,但印象颇深。我和其他观众一样,对于他的早逝非常惋惜!我经常听他唱《生死恨》《红线盗盒》《霸王别姬》等等地道梅派戏,以及老戏《探母》《宝莲灯》《奇双会》等戏。

  • 急流勇退的张火丁

    急流勇退的张火丁

    张火丁以极佳的天赋和悟性,很快成为程派后学中的佼佼者。其音色纯正幽远,行腔低回婉转,表演节奏鲜明,身段丰富多彩。张火丁的艺术很高调,但她的性格内敛、不善言辞、行为低调。

  • 是梅兰芳琴师 也是京二胡的创造者——谈王少卿与京二胡

    是梅兰芳琴师 也是京二胡的创造者——谈王少卿与京二胡

    与梅兰芳大师长期合作的王少卿先生,不仅是位杰出的京胡大师,也是京二胡的创造者,与此同时,他还设计发明了非常系统及规范的京二胡演奏技法。在为梅先生剧目设计唱腔及合作演出的同时,他潜心钻研,认真设计,逐渐地形成了完整而又独一无二的王氏演奏法,直至盛传于今。

  • 唱戏不讲调门高

    唱戏不讲调门高

    按调门这件事情,古今中外都很讲究,都极重视。西洋歌唱的调门早已规定正确,各国一致,都用仪器规定,不差毫厘。中国则这些年永远没能够弄准,所谓黄钟调,可以说是一朝一个样子,无论哪一朝,立国之初总要先调整音乐,规定黄钟,此当然是来源于孔夫子的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之义。

  • 跟“录老师”学戏行不行?

    跟“录老师”学戏行不行?

    过去的科班在教学上十分严格,教师手拿教具,学的不对就要挨打,业界称为打戏,在京剧师傅授业的传统里有不打不成才的观念,所以在科班里学戏被称为七年大狱。过去看戏,城市里的人要花钱进剧场,乡间多是看野台子戏班,一年看不了几场,演戏更是专业演员的专利。

  • 试谈“老戏”与“新戏”的走向

    试谈“老戏”与“新戏”的走向

    新戏的创作不应受到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在新戏创作中,如果照搬老戏的一些表演形式,就会让人感到很滑稽。比如说在现代戏中,把生、旦、净、丑搬上舞台来表现现代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首页/栏目广告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