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闲话梨园
-
梅兰芳四次杭州演出详述
许多人看戏是冲着看梅兰芳这个人去的,但是戏院那么大,坐得远一点难以看得十分清楚,于是有的胆子大的索性去坐在了台口以致被轰赶;有的故意装着要上厕所,在台口边门附近徘徊,就为了近距离目睹芳容。
梅兰芳京剧虹霓关王凤卿姜妙香姚玉芙京剧黛玉葬花 -
刘新阳:从京剧《凤还巢》看当下京剧创作“谐趣性”的缺失
笔者尝试从梅派经典《凤还巢》一个侧面的微观视角浅显地分析了《凤还巢》这类剧目所具有的谐趣属性,这也恰恰证明梅派乃至京剧艺术内涵的博大精深,更证明了京剧艺术的构成本身也是多元并存的。
京剧凤还巢京剧创作刘新阳 -
用“境界”演绎“净角”的“净角儿”——刍议艺术家安平的京剧艺术
当大多数演员还在切磋四功五法的时候,当大多数名家还在探讨继承与发展的当口,安平老师己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到境界这一步了。境界是需要用心经历,达到了开悟,才进入境界的。
普天乐安平 -
听不懂京剧是因为“韵白”不好吗?
京剧的特点很多,韵白乃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所以有些地方戏曲也学用韵白中某些单字的读音,以提高地方戏曲的方音土语的质量,这都是事实,怎么能只凭个人的好恶出发而硬说韵白不好呢?
杨宝森失空斩李少春、杜近芳白毛女袁世海野猪林 -
汪曾祺谈北京京剧团五大头牌之赵燕侠
赵燕侠的吐字是一绝。她唱戏, 可以不打字幕,每个字都很清楚,观众听得明明白白。她的观众多,和这点很有关系。田汉同志曾说:赵燕侠字是字,腔是腔,先把字报出来,再使腔,这有一定道理。
北京京剧团五大头牌赵燕侠 -
汪曾祺谈北京京剧团五大头牌之马连良
马连良在作角色准备时是很认真的。一招一式,反复捉摸。马连良演戏,可以说是既在戏里,又在戏外。马连良不是不演人物。他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基调。马连良的台步很讲究,几乎一个人物一个步法。
北京京剧团京剧名家马连良汪曾祺 -
一生要强的她难忍泪水:不要忘了,我还是李派艺术的传人!——纪念京剧名家李鸣岩离开的第365天
让李老师敬仰的李派艺术,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多奎在继承前辈老旦艺人龚云甫表演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几十年的舞台实践,所创立的京剧老旦艺术流派。李多奎先生桃李满门,而李鸣岩老师则是李多奎先生最喜欢的亲传弟子之一。
京剧名家李鸣岩京剧李派艺术 -
京剧界的“三绝”:杭子和先生的司鼓,到底好在哪里?
杭子和先生司鼓,到底好在哪里呢?内行评说:他的鼓,打得非常简洁,键(鼓棰子)无虚发,一下就是一下,恰恰打在演唱者的节骨眼上。两手腕力匀称而浑厚圆足。
京剧三绝杭子和京剧鼓师 -
纪念叶盛长先生诞辰百年
提及叶盛长先生,人们的关注点大都集中在他梨园一叶的家庭出身以及反右时期的不幸遭遇,但我要说的是,叶盛长先生首先是一位京剧演员,是一位饶有成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我们对于叶盛长先生的缅怀与纪念还应着眼于他在国粹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
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长诞辰百年 -
麒门杰出弟子高百岁
高百岁,号智远,字幼斋,又名伯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北京。高并非梨园世家子弟,其父高立斋因无子而将胞弟高阔斋之次子于出生后数月即过继承祧而立为己嗣,取名百岁,有祝愿他长命百岁之意。高立斋酷爱戏曲,公余之暇,经常清唱几段戏曲以自娱。他常出入票房,为票友中之佼佼者。
京剧麒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百岁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首页/栏目广告位二 |